会鼓是马山县壮族世代相传的民间鼓乐,分布在马山县白山、永洲、洲圩、周鹿、林圩、乔利、合群、白龙滩、古零、古寨等乡镇的150多个村屯。主要乐器有鼓、锣钗等,主角是鼓,用樟木、榕枫等原木挖成空心做成鼓壳,用牛皮作为鼓面,再用坚韧的生竹篾两边拉紧而成,声音浑圆厚重。锣和钗是配角,声音清脆响亮,点缀鼓点。会鼓的曲牌有混鼓,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据考证,会鼓最早出现在宋代,盛行于清代,最初用于驱邪镇妖,警报外袭,祈求吉祥,后演变为壮族民间的主要娱乐方式,每逢新春佳节或大型的宗教活动,由村族长领头,选村中强壮青年鼓手参加擂鼓比赛。赛鼓在村屯之间进行,谁的鼓声铿锵有力,节奏变化多端,持续长久,连续多个昼夜不息为赢方。
马山县现存的牛皮鼓,都有悠久的历史,1956年自治区博物馆已将一面近400年的牛皮鼓作为文物收藏。2002年参加自治区第十届民运会表演项目获二等奖,2003年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节“八桂狂欢游”活动,2006年参加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主题活动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