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壮族采茶戏

起源于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的邕宁壮族采茶戏,是壮、汉两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碰撞而产生的优秀民间文化之一。

据传,明末清初之叶,当时尚属南蛮之地的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因其土地之肥沃,气候之温润,吸引不少民族迁徙于此。其中,宁姓者为汉族,从广东迁入;滕姓者为壮族,从百里之外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迁入。岁月悠悠,数百年间,两民族在此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两种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融,产生了独特的岭南民间文化-壮族采茶戏。壮族采茶戏使用桂林方言、广东方言和当地壮族语言进行表演,配之似采茶动作的舞蹈,具有浓厚的桂南壮民族气息,被当地民众喜爱和接受,因此得以成功流传下来,并影响周边的新江、百济、中和等乡镇,邕宁为采茶戏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一个新天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邕宁壮族采茶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理论。邕宁壮族采茶戏歌唱百姓生活百味,反映壮族人民反对压迫、追求婚姻自由、向往幸福生活等,在促进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邕宁壮族采茶戏多为传统剧目,以一些有情节的民间故事为戏桥,通过采茶曲牌进行演唱,多为喜剧、闹剧,属“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也叫“三角班”。表演程式以载歌载舞为主,念白多为韵白。曲牌有卖茶腔、红花腔、男音、四平腔、鲜腔、忧腔、哭腔、十绣腔、十打金钗腔、梳妆腔、祝寿腔、祝富腔等等,兼收并蓄了各地民间小曲,计有50多个唱腔。唱腔语言以桂林官话、邕宁白话(属广东话)为主,地方老话为辅,活泼、热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邕宁壮族采茶戏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经历解放初的兴盛和文革时期的衰落,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兴起。进入新世纪后,因受商品经济影响,各业余演出队伍散失,采茶戏只在春节过后的那段日子里偶而在各村坡上演一两场。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邕宁现在也存在着传承人年纪老化、热爱并且参与演出活动的年轻人寥寥无几等问题,加快保护传承采茶戏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