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覃, 勇鸿发布的文章

横县鱼生制作技艺简介

“横县鱼生制作技艺”是横县最具特色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堪称“横县一绝”,闻名遐迩。

“横县鱼生制作技艺”及其文化形式代表着横县的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准、接待客人的最高规格。横县鱼生之所以著名、与其做法工艺之独特、选料配料之精细有着密切的关系。

“横县鱼生”制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三精”,即刀工精细、摆设精致、选料精品。一般工序为:活鱼除腮斩尾、放血、净身、滴干血迹,从鱼脊下刀、沿鱼侧骨轻轻剔下两侧鱼肉,接着去皮,专业鱼生纸或毛巾包裹以吸干鱼肉水份和残留血迹,用利刀轻而快速落刀将鱼肉切成薄如蝉翼的一片,在将断与未断之间连刀切下第二片,切断两片相邻鱼肉连成一块,一打开,鱼肉状如蝴碟,展翅欲飞,两片的鱼肉厚薄均匀,光彩照人,俗称“鸳鸯蝴蝶片”。配料讲究,品种多样,加工精细:有鱼腥草、鱼生草、紫苏叶、酸荞头、柠檬、大蒜、生姜、萝卜、香菜等20多种,这些配料经洗净、晾干后切成大小均匀、细如发丝。配料放置盘里五颜六色,用上等的花生油、生抽、胡椒粉等佐料搭配品尝。

鱼生食法:鱼片夹放佐料小碗浸泡片刻,夹起放入自用的小碗里,将配料少许放入小碗鱼片上,加上炒香的花生一并食用(俗称“毕食”)。做鱼生剩下的鱼头、鱼骨、鱼腩等配以香菜、葱、姜、芋头等做鱼汤。

“横县鱼生”手工艺制作的制品鱼片除形状美、肉色鲜嫩、晶莹剔透,加上五颜六色的配料,宛如一件艺术珍品。而食之,有清热解毒、去湿除燥、养颜的功效,久食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横县民间制作鱼生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清代乾隆年间《横卅志》、从晋元帝年间隐居横县的逸士董京偶遇仙人、制食鱼生的风流韵事传说、以及近代日本友人、台湾爱国人士不辞远道,慕名而来,观视、体验“横县鱼生”技艺文化之颂传中无不形象而真实地写照了“横县鱼生”这个传统手工技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厚实和内涵的丰富。

大罗毛笔制作技艺

大罗村是我县乃至整个广西及我国长江以南绝无仅有的毛笔生产专业村。大罗村又称“大维”、“小维”村,这是他们的两位老祖宗于清朝顺治年间(约公元1648年)从福建某地的“园藤村”与“鹧鸪村”迁徒而来时,按照先后分“大”“小”,并去掉老体“羅”字头上“四”字而得名的。

大罗人制作毛笔始于他们的老祖宗三世祖万全公。大约于清朝康熙年间(约公元1720年),万全公于我国毛笔生产的发祥地浙江省善琏镇得高人之真传而学到了制作毛笔之技艺,返家后便教会了自己的子孙做起了毛笔,此后世代传承,至今已有了280多年的历史。

大罗人制作毛笔技艺精湛,选料精良,工夫精细,制作出来的毛笔不易脱毛,笔毛整齐、吸水、吸墨性能好,书写流利,深受广大客商客户的青睐和欢迎。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前,大罗毛笔均以单家独户为生产单位,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大罗成立了“大罗毛笔厂”,从业人员高达1500多人,规格产品发展为:斗笔、极品羊毫、狼毫、兔毫、长锋书画笔,寸、大、中、小楷,五、七言对笔及排笔等300多个规格和品种,产品远销广西、广东、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福建及国外的日本等国和地区。他们创造的“恒信牌”、“恒昌牌”与“鹤笔牌”毛笔优秀品牌至今还受到人们的追崇与求购。

宾阳油纸伞制作技艺

宾州镇为宾阳县下辖的一个大镇,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宁至柳州、玉林、梧州等地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被列为全国重点城镇之一。

陆村、潘村的制伞技艺是从清朝乾隆年间由他们的老祖宗自桂林拜师学艺而引进的。当时潘村、陆村因建村西面之石桥而与毗邻的蒙、宋两村之村民发生了地界之争执,双方一气之下便状告到了桂林。但两村之代表于桂林等待案件之开庭审理时,在桂林一住便住了近两个多月,为消遣时间,双方代表便四处游玩,陆村、潘村之代表发觉当地的纸制雨伞甚为奇特。蒙、宋两村之代表则发现了竹编的雨帽,为此,双方代表便拜师学艺,将纸伞制作及竹编雨帽之技艺引入了宾阳,并一直沿袭传承至今,已有了300多年之历史。

1

宾阳油纸伞制作技艺以竹片、竹条、竹杆为骨架和伞柄,以纱纸裱叠(又称棉纸)画上各种花卉图案后,再反复涂上桐油作为伞纸。由此而制成之纸伞,伞架、伞骨,简洁而又轻便,伞面既坚韧、透明,又美观耐用,既散热,又不渗水,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居家必备之抢手货。

宾阳陆村、潘村纸伞的品种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其制作之工序十分繁杂,从选料制作到成品,共有120多道工序,大致分为:选竹料、起篾、制柄、制骨、制伞刈、伞斗、合架、裱纸、涂油、绘画等工序,最艰难、技术性最强的是制作伞头及熬煮桐油,非制伞高师而难为。

宾阳油纸伞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手工艺,他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有着不可估量的民族工艺的研究价值。

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各种尼龙伞、布伞的冲击,产品出现了滞销,到如今,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境地。至今仅有几位制伞老师傅苦苦地支撑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针对现在的存续情况,宾阳县人民政府决定由宾阳县文化馆为主要负责单位深入普查收集宾阳油纸伞制作技艺的资料及各种实物,并聘请陆玉贷老艺人在宾州镇潘村、陆村小学开展油纸伞制作技艺的兴趣培训,使宾阳油纸伞制作技艺后继有人。

宾阳酸粉制作技艺

宾阳米粉产生于北宋时期的皇佑年间(约公元1053年),至今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而宾阳酸粉是在宾阳米粉制作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约于明朝期间所产生的,至今亦有了6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宋皇佑年间枢密书副使狄青率军南下征剿侬智高驻宾州城时,因士兵吃不习惯南方之大米,一位聪明的火头军便将大米磨成米浆,蒸成米粉,且切成“米条”给士兵吃后,胃口大开,体力大增,狄军方一举攻下了昆仑关。宾州人觉得这“米条”着实可口,便效仿制之,且将它改称为“米粉”。大约到了明朝期间,宾州城内一位黄姓妇人的婆婆因病长卧不起,口淡无味,不思饮食,米饭米粥不吃,就连米粉亦不思。此妇是位贤孝之人,苦思苦想,遂将米粉作了改革,淋入糖醋等佐料,使其婆婆胃口大开,吃了个饱,病患痊愈。黄姓妇人之举被传为佳话,其所发明的“酸粉”经过代代传承和改进,方有如今的“宾阳酸粉”。

宾阳酸粉之制作比一般米粉工艺要考究复杂得多。首先是一定要选用二春米(即晚糙米)且米质要白皙上乘。经过淘洗浸泡后,用石磨反复磨成米浆,再用手工蒸成粉。其佐料之配制亦十分考究,酸汁一定要用米醋(即米醋配入适量蔗糖),配菜有香肠、油炸猪(牛)肉,油炸黄豆(或花生米),酸味(酸萝卜、酸黄瓜或酸绿豆芽等)辣椒蒜米等。亦十分注重选料和加工,做到色香口味具全,烩灸人口。

宾阳酸粉滑而不粘,柔而不烂,韧而不坚,酸而不冲,辣而不呛,香而不火,脆而不燥,是暑天解渴解暑、祛火祛热的美味佳食,自古便扬名于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喜爱。

宾阳壮族织锦技艺

壮锦曾与历史上有名的蜀锦、云锦和宋锦一起,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宾阳壮织锦技艺具有悠久历史,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严格地传承了传统壮锦古老的织造器械、编织工艺、编织材料和图案风格,是壮民族民间工艺文化的珍品,是广西壮族地区古老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与其他织锦器械最大的区别和特点,就是悬挂在壮锦织机上的大竹笼,所以壮锦织机又被形象地称为“竹笼机”。

壮锦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在线料和技法上它一般是用麻线或棉线染上各种色彩,以原色麻线或棉线为经,以染色麻线或棉线为纬,用本地木制的土织机手工精编而成。

宾阳壮锦种类齐全,花纹图案多种多样。据调查统计,宾阳壮锦有三大种类,20多个品种,50多种花纹图案。三大种类是:生活日用品类,艺术品类,旅游纪念品类。生活日用品类有壮锦被面、壮锦床单、壮锦台布、壮锦坐垫、壮锦头巾、壮锦披巾、壮锦背带、壮锦枕巾等品种,其中以壮锦被面为龙头产品;艺术品类有大壁挂、小壁挂等壮锦壁挂系列;旅游纪念品类有壮锦挂包系列等。

宾阳壮锦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框边回字形饰纹、莲花、牡丹、蝴蝶纹、葫芦纹、水纹、双喜、玫瑰、熊猫翠竹和民族花边等50多种。

 

扬美沙糕制作技艺

扬美村作为南宁的一个著名古镇,在明清时代独占水路便利的优势迅猛发展,成为南宁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当时,作为商贸集散地的扬美,经济、文化非常繁荣,多种文化的交融使扬美这一江边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名镇。扬美沙糕也就是伴随着这个美好的时机应运而生,是当时很受欢迎的特色食品。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扬美沙糕随着左江水运的昌盛,远销东南亚及两广地区,久负盛名。现在,随着扬美古镇旅游文化的发展,扬美沙糕这一传统手工艺制作食品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喜爱。

扬美沙糕历史悠久,是扬美人祖辈传承的一种传统食品,是当地的特色小吃。扬美沙糕采用优质的糯米粉、白糖及绿豆粉、芝麻等相应的佐料制作而成,味甜、有浓郁的米香味,食而不腻、香甜可口、入口即化,并具有养胃健脾、明目清肝等功效,是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近年来,江南区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与振兴扬美沙糕的措施。利用扬美古镇的旅游资源,推出一系列的具有特色的沙糕产品(绿豆沙糕、芝麻沙糕等),加大对扬美沙糕的推广与宣传,让扬美沙糕这一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扬美豆豉制作技艺

扬美作为南宁的一个著名古镇,在明清时代独占水路便利的优势迅猛发展,成为南宁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当时,作为商贸集散地的扬美,经济、文化非常繁荣,壮汉民族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使扬美这一江边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名镇。扬美豆豉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著名的手工艺制作的传统食品横空出世的。

豆豉古称“幽菽”。 昧稍辛、稍涩、有浓郁的浆香味。上好的豆豉光泽透亮,颗粒饱满,香味浓郁,含有丰富的由蛋白质转化的多种氨基酸和较多的维生素B1等元素。扬美豆豉因其选料严格,工艺精湛,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纯绿色”的“三纯”和“手感好、口感好、质感好”的“三感”品质名扬天下,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清光绪年间,曾为清代御厨的首选佐料。一百多年来,扬美豆豉先后出现了 “广成号”、“建华号”、“杜家坊”等老字号的作坊,鼎盛时期年产量都在七、八万斤左右,远销至福建、上海等地。

近年来,江南区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与振兴扬美豆豉的措施。通过在“杜家坊”积极开展“传、帮、带”的培训活动,鼓励和扶持“杜家坊”的改造与扩建,并利用扬美古镇的旅游资源,推出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如“豆豉炒薯叶、豆豉闷排骨、豆豉炒苦爪、老友粉等),加大对扬美豆豉的推广与宣传,让扬美豆豉这一传统的民族食品的美丽小花开得更加灿烂多彩。

构树手工造纸技艺

构树手工造纸技艺是流传于隆安县南圩镇联造村及周边一带的家族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靠祖辈相传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该村曾被誉为“造纸村”,产品远销南宁、百色、云南等地,最远曾经到达越南等国。

采用构树造纸,是当地民间的一种因地制宜的土法造纸技术。其主要原料是构树皮和米呺(当地土壮话,一种具有粘胶的野生植物),生产出来的纸当地人称为“纱纸”。构树皮造纸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分为采料、晒干、泡料、染料、磕料、蒸料、踩料、洗料、漂料、打料、煮料、再蒸料、洗料、泡料、滤料、舀纸、压纸、晾纸、炕纸、钳纸、揭纸等18道大工序和72道小工序。该技艺自流传以来,当地人以简易窝棚为厂房,挖地为池,引用沟水,就地取材,采用家庭式作坊纯手工制作。当地有民谣形象地再现了造纸人的辛劳与酸楚:“有女不嫁纸匠家,裤子扯破齐屁股丫,屋头提起针线撩裤子,门外又喊打构粑。”

联造村毗邻大石山区的布泉、都结乡,大山区适宜构树灌木的生长,有丰富的制造纱纸资源。一百多年来,联造村古法造纸技艺靠前人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下来。古老的造纱纸业在联造村曾有过盛行的历史。过去,如果走进联造村的任何一个屯,都随处可听到家家户户里传出有节奏的木槌捶打纱皮“贴贴,贴都贴的贴”的响声。由于现代造纸技术的飞速发展,“纱纸”逐渐被质优价廉的各类纸张取代,构树皮手工造纸工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联造村古斗屯的老艺人黄国佳和他的家人们,正艰难地传承着这项祖传的技艺。

红良打铁技艺

红良打铁技艺是流传于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一带的家族式壮族民间手工技艺,

靠祖辈相传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被誉为“铁匠之村”。

红良村壮族手工打铁历史源于清道光年(约1828年)间,当时年青力壮的外乡人林宽瑞逃难落脚红良村,为了维持生计,他自制煽火木风箱、火炉,靠捡回零星破碎的废铁开炉炼铁制作铁钳、铁锤、铁砧等简陋工具,土法上马操起手工打铁业,开始制作剪刀、锥、铁钉、活页、锅铲、菜刀之类的家庭用具拿到圩市摆卖,不但换回了粮食,还换回了更多的废铁器。他起早摸黑辛勤劳作,从制作小件家庭生活用具发展到制造锄头、斧头、镰刀、耙子之类的生产用具,除了能维持生计还有银两积蓄。后来他建起了房子,娶妻生子。子孙长大后又子从父业,祖祖辈辈从事手工打铁,代代相传至今已是第七代传人。到了民国年初(约1912年),村里人在林宽瑞家族的影响和传授下,也学会了手工打铁工艺,从此屯里的村民兴起了手工打铁业。从民国年初到大跃进时期,再到1960年困难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几经风雨,红良村打铁业从不间断,一直盛行至今。目前,全村38户中就有25户开炉打铁,涌现出“夫妻炉”、“父子炉”、“兄弟炉”等打铁家庭,其中有三人办起了小型工厂,每家雇有10-30名工人。

随着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红良村靠传统的打铁业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有不少农户购买了空气锤、鼓风机、电焊机、切割机、沙轮、冲床、钻床等现代机械工具,购进成批的钢铁、焦炭等原材料,在传统的作坊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更新产品,他们除从事生产圆柄沙锄、方形沙锄头、回齿锄、十字锄、帐篷锄、花生锄、甘蔗锄、鱼尾锄、斧头、扁刀、大砖刀、直柴刀、勾柴刀、小勾柴刀、草镰刀、鱼叉、菜刀等各种铁制农具和小五金外,还从事相关农机具制造业,自行研制了多功能脱粒机,产品用于稻谷、玉米农作物的脱粒,还生产了多种型号的吊车、拖拉机铁轮、滚轮、铁犁头架等配件,这些产品锻打密实,冷处理得当,铁器坚硬耐用,刀口坚韧锋利,质量上乘,产品十分畅销,有不少外地客商上门订货,产品远销南宁、百色、云南,甚至越南等地。

壮族五色糯米饭

壮族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壮族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民寄祈幸福、美好、和谐、吉祥、如意的象征,是壮族三月三、清明节传统的节日喜庆特色招待食品和独特供品,是壮族人民过着五谷丰登火红日子的写照。

壮族民间制作五色糯米饭分为五种不同颜色:红色多用红兰草或大红叶、什锦叶的汁染成。黄色多用黄姜或黄花(中草花)汁染成,紫色用紫兰藤汁染成,黑色用枫树叶又称乌饭叶汁染成。每年入春,在春雷还未响之前(打雷前),就把以上原料备好、备全。然后于三月初三把原料冲碎熬成汁,经过滤后再把云香糯米分别浸入汁内染色,待三月三日放入锅中蒸熟即成。“五色糯米饭”也用于“三月三”或清明节祭祀祖先及节日盛请亲朋好友到家作客的宴上佳肴。据说吃了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不怕雷打,吃了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还能消灾难、能交好运、能治百病(原料确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尤其对产后妇女有益保健的作用。在壮族“三月三歌节吃 “五色糯米饭”时与“粉蒸肉”一起吃堪称为美食。“粉蒸肉”一般用黄豆或绿豆(也有用玉米)炒熟、碾成粉末,加上山黄皮干、白糖、蛋黄等配料,然后与肥厚的生猪肉混合,再放于蒸锅蒸熟透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