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覃, 勇鸿发布的文章

壮族服饰制作技艺

壮族服饰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载体,是壮族族群的表征,对了解壮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974年,在平南县石脚山遗址出土两件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说明原始社会末期壮族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壮族地区就有了麻布。至汉代壮族先民已人工种植麻。清代,壮族地区棉织业进入繁荣时期。《皇清职贡图》有壮族服饰的记载。壮族服饰出现的历史久远,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包括首服、身服、足服在内的一整套独特的服饰形制及纺织、印染、刺绣、佩饰工艺等一整套完整的制作工艺。此外,各种饰品也是由手工制作完成。壮族佩饰工艺因材料不同而呈多样性,其中最典型的是银饰工艺。除银饰外,壮族人民也喜欢自制玉器。还有一些壮族佩饰是以染织锦绣工艺制造而成,如绣球、香包、挂带、腰带等。

壮族服饰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壮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形象展示,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壮族服饰多以蓝靛作染料,染成黑色或蓝色,黑色是壮族服饰的主色调。壮族男子、女子的服饰各有特色。

南宁老友粉

老友粉又称老友面,是南宁及周边地区最受欢迎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是南宁传统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鲜辣、汤料香浓,具有开胃解腻、驱风散寒、通窍醒脑的独特功效,被誉为“南宁人的早餐”。

老友粉的历史,源于一段如其本身那样有滋有味、流传颇广的故事。据传,20世纪初,邕城市中心的一帮友仔天天到市一家茶馆喝茶聚会。有一天,其中的一名好友患了重感卧床不起,后得益于茶馆老板特制的老友面解除了病痛。这名好友为了感谢友仔们的关心和茶馆老板创制的治病开胃面,于是书赠“老友常来”的牌匾。“老友面”从此得名,并扬名八桂,乃至海内外。

从20世纪初发展到今天,老友粉一路走来,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期间,老友粉获得了重大的发展,曾在南宁的风味小吃史上占据了霸主的地位,其开胃驱寒治病的功效深受食客欢迎,老友粉店遍及南宁市的大街小巷,最多的时候达四十多家,其中以共和路的“中华名小吃--亚光正宗老友面共一店”、中山路的“大同美食店” 、“复记老友饮食店”、建政路的“建政饮食店” 、七星路的“舒记饮食店”最为著名。

老友粉(面)的制作十分考究,其原料也十分丰富,其“酸酸鲜,辣辣咸”的浓郁风味和低脂肪、低热量、高营养的特色及其独特的功效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在南宁及周边地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就连许多中外嘉宾也慕名前来品尝。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曾吸引了宋祖英、刘欢、谭咏麟、张学友、刘德华、王菲等嘉宾到南宁古老的美食街――中山路品食老友粉。

在南宁灿烂的传统饮食文化中,老友粉曾盛极一时,1997年12月在首届全国烹饪协会举办的“中华名小吃”比赛中,老友粉(面)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同年在区贸易厅和广西烹饪协会联合主办的广西传统美食比赛中被评为“广西大众化优良风味小吃”。

壮族迪尺

“壮族迪尺”是壮族人独有的一种体育竞技活动,主要活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地处中国南部,温暖湿润的气候、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而广东、云南等有壮族分布的地区也普遍存在这项活动。

“壮族迪尺”(“迪”为壮语的译音“打”)又名“打鸡头”、“打勒则”,是壮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这项运动来源于壮族人的狩猎传统,远古时代,木棒是人类的主要工具,人类用木棒打野兽,为了投掷得更准确,平时便要练习。后来,狩猎工具得到改进,有了弹弓和弓箭后,不再依靠木棒掷击野兽,这种练习逐渐演变成一种体育竞技活动。

“壮族迪尺”活动的主要工具是截取一条长约35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木棍作为“迪尺”的“尺母”,“尺子”则是由一条长约15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木棍制成。“壮族迪尺”活动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一般宽为3—4米,长约8—10米的平坦水泥地板(草地亦可)。场地的另一头挖个长约20厘米长两头尖中间深约3厘米的“尺坑”,此为“迪尺”的“阵地”。“迪尺”对手为2人,以尺数多少为输赢,一场一般时间为30分钟(也有以一柱香燃尽为止)。

“壮族迪尺”形式活泼多样,表演形式流动方便,便于群众远近观赏,在民间具有广泛的民俗和传承基础。其活动技术要求难度高,表演技术高超,场面欢腾风趣,极具娱乐性。“壮族迪尺”活动的发生、演变,都与壮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密切关联,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对丰富和研究我国体育史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壮族斗竹马

壮族斗竹马,就是站在用竹子制成的“马”上进行比赛的一种群体性壮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其意为斗志、斗勇、斗强、斗胆的意思,主要流传于青秀区长塘镇及邕宁、良庆等周边地区,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重大节假日举行。

壮族斗竹马活动历史悠久。相传,明末清初,明军在广东被李自成的部队打败,之后被赶到广西长塘,败军到处掳掠扰民,人们不得安生。其时有一个名叫李化龙的天堂村村民组织民团训练,用竹木做武器,练习于长塘三皇岭一带,起义对抗明军,由于寡不敌众,败入三皇岭,李化龙带领村民躲入深山,由于无粮充饥,当时正值六月花捻季节,三皇岭上到处长满了豆捻果,李化龙带领村民靠吃野果充饥才度过一劫。后人为了纪念李化龙的功德,把三皇岭改称为逃军山,并把李化龙奉为李亚王在村中立庙祭拜,同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李化龙生日,模仿李化龙练兵时所用的竹木武器制作竹马,通过斗竹马活动来纪念农民起义英雄李化龙。这种活动后来慢慢发展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逢农历四月初八或重大节日男女老少广泛参与的一项群体性壮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壮族斗竹马活动对场地要求不高,只要是宽阔的平地即可;竹马的长短大小也没有固定的规格,一般视个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技巧而定。参赛人数不限,每场比赛分红蓝两方,一方为“兵”队,另一方为“勇”队。比赛开始后,各方各执一条旗,锣鼓助威,双方队员踩在竹马上,先过场两次,第三次对冲,直冲到对方无人在竹马上为输,嬴方获一条祭神的烧猪。壮族斗竹马比赛活动结束的当晚,输赢双方带上全村男女老幼到河边放河灯,以纪念李化龙的功德,并祈求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幸福。

壮族斗竹马比赛活动举办期间,常常伴随有舞芭蕉龙、过庙会、山歌对唱、唱师公戏、跳采茶舞等文娱活动。

壮族香火球

香火球,是流传于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大塘镇及钦州市的小董、那蒙、大寺、长滩、新棠一带的一项壮族传统民间体育竞技活动,起源于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古元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香火球的来历,还有一段为人们世代相传,内容凄美的故事:三百多年前的古元村,渺无人烟,因长有许多高大的苦楝树而得名“古楝”。建村伊始,人们种植的农作物面临与禽兽争食的现实。有时眼看丰收在望,却因守护庄稼时稍有懈怠,就被鸟鼠抢食一空。古元村的第一代创建者,就因遭此劫难而差点投河自尽。好在得到冥冥中神的恩赐与启迪,用鸡毛制作了貌似老鹰的球体,才保护了农作物,获得农业丰收,因球中插香,故称香火球,亦称丰收球。

自那以后,古元村等地的壮、汉族村民每逢春节,就制作大量的香火球,一是节后拿到庄稼地里悬挂,保护庄稼;二是用作娱乐或比赛活动;三是感谢神的恩德,祈祷丰年。

此项活动最后渐渐发展为类似于现代羽毛球的体育和竞技项目。香火球原为村中男性结合习武的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后来女性也加入娱乐和比赛;再后来是村中姓氏同族间进行单打、双打、混双等比赛,并迅速向大塘及钦州市的小董、那蒙、大寺、长滩、新棠等更广大的区域传播,成为当时蔚为大观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香火球娱乐活动的场地要求不太讲究,空旷地或草坪、房前屋后均可,其大小宽窄也没有严格规定,视场地的宽窄而定。参与人数也是可多可少,以场地内运动员腾挪运动空间较宽松为宜。但如果是比赛,则严谨一些,需先到土地庙焚香祭拜方可进行比赛,一般以五局为一场,每局打15个球,以胜三局为赢方。

作为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壮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香火球以其强劲的竞技性和娱乐性,在当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不仅对研究和丰富壮族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带动和促进整个广西壮民族体育的发展和弘扬,以及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壮族抢花炮

壮族抢花炮是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以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的最为驰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二月初二,为盼望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杀猪宰羊,抬着全猪、全羊到土地庙和龙王庙祭祀土地神、龙神,此时便以抢花炮这一民间体育活动为主,佐以吹打八音,舞龙狮、龙灯、唱大戏(后来还渐渐加入了武术表演、民间绝技表演、篮球、拔河等体育比赛项目,甚至地方小吃、商品交流),而后饮酒欢宴,热闹一番。这情景,正如唐诗所写:“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邕宁壮族,尤其是中和乡的壮族群众,就是以这种娱神娱人的方式,祈盼龙王降雨滋润禾苗,造福农人。

在抢花炮的日子里,壮乡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一大早就争先恐后地涌向草坪,给本村坡的花炮选手呼喊助威。主持人宣布抢花炮开始时,将红炮圈放在“地连”的铁炮筒口上,然后点上火药放炮,红炮圈被射上高空,各村坡的选手争先抢夺,全场欢声雷动。红炮圈有时落地,有时也可能落到水塘里或山坡上、屋顶上、树技上……无论落到何处,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跳到塘里、爬到山坡、层顶、树技上去争抢。抢花炮时,双方都要严守规矩,不打人踏人,不弄虚作假,全凭智慧、力量和速度,以抢到红炮圈并送到庙里的裁判台上为获胜者。此时庙里钟鼓齐鸣,并鸣炮三响,以表示“头炮”胜利结束。接着还要进行二炮、三炮的争抢。抢到三炮后钟鼓齐鸣,唢呐声、欢呼声、鞭炮声犹如山呼海啸,响成一片,长久不绝。最后放三炮宣告抢花炮活动结束。凡是抢得“头炮”者,来年的抢花炮活动便由该村坡主办。其获奖的奖品是一头染红的大肥猪和奖金。哪个村坡连续抢到花炮者,说明该村坡连年五谷丰登,也是附近姑娘向往的村坡。

南宁平话师公戏

“师公”是“傩”之流,流布于广西各地,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到明清朝代,“师公”在桂林、柳州、南宁和钦州就有演唱。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师公用不同的语言唱“尸”、“跳岭头”,在广西非常兴盛。广大的农村、庙宇便是师公演出的重要场所。

“南宁平话师公”在广西流布甚广、岁时庙会在南宁以及崇左、百色、钦州都有演唱。表演和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色。演唱、傩舞、锣鼓风格保留古朴风味。特别是舞的造型、做法事的动作等都来于本土壮、汉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舞蹈、并保留“傩”的痕迹。是平话人喜闻乐见的剧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艺术研究价值。

“平话师公戏”,又称“尸公”、它是“傩戏”发展而来的一种传统戏剧。宗旨是消灾纳福,为壮汉等各民族服务。

南宁“平话师公戏”是南宁市的地方戏之一,这个戏种广泛流传于广西平话人居住地区,特别频繁地活动在南宁市六城区及周边县的壮汉族杂居处,其中以兴宁、西乡塘、高新、江南、邕宁等区演唱最频繁。

南宁“平话师公戏”采用平话与本土壮话相结合(间或插有桂柳话和白话)的说唱形式,在表演的题材方面广泛地吸收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具备有了唱、坐、念形式和生、旦、净、丑等戏剧角色,具有独特的唱腔和舞蹈,并且以唱为主,也有道白,(道白是演员上台后根据唱词前后内容的呼应而加的过渡语)。在表演上,南宁“平话师公戏”一般不按人物刻画加以表情动作,而是主要以故事内容、生动易懂的唱词吸引观众。表演动作一般有“三元指”、“丁字步”、“碎步”、“跳跃步”、“旋转”、“颤步”等,并且以颤步为主要动作。另外,南宁“平话师公戏”已以化妆代替了过去的木面具和纸面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宁“平话师公戏”已经从最初的娱神向娱人转变,在民间,虽然在“丧葬习俗”、“年例”上依然盛行师公戏,但更多的已被改革成现代师公戏,有些地方还被改为歌剧,配有音乐和锣鼓,融入了现代文化元素,传统的师公戏被注入现实主义色彩,表演现代内容。

上林傩戏

上林傩戏是流传于上林县白圩镇一带的传统戏剧,也叫白圩傩戏,它在明代时已有演出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自北方的古傩戏,由于历史上大量的北人南下,一部分人定居上林,将傩戏带到了上林白圩一带,并与当地的一些宗教、祭祀等活动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上林傩戏。

上林傩戏表演要严格遵守一整套行规,每次表演要举行祭仪,在表演时演员头戴面具,背插靠旗,手执刀、枪等兵器,用锣、鼓、钹、二胡、笛子乐器伴奏,“缚栏为戏”,栽上几根木桩子,系上绳子,三、四张竹垫围三面,就可以演出,其演出节目内容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

上林傩戏具有独特的形式与活动,有独特的堂号、独特的收徒制、独特的纪律约制、独特的师母(弟子母)制、独特的表演面具、特殊的演出场地,演出节目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上林傩戏是白圩及周边一带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在每年庙会上,农村的“社坛”安龙、农民家丧事等都请傩戏堂去演戏,它是白圩及周边一带不可或缺的节庆活动。

邕宁壮族采茶戏

起源于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的邕宁壮族采茶戏,是壮、汉两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碰撞而产生的优秀民间文化之一。

据传,明末清初之叶,当时尚属南蛮之地的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因其土地之肥沃,气候之温润,吸引不少民族迁徙于此。其中,宁姓者为汉族,从广东迁入;滕姓者为壮族,从百里之外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迁入。岁月悠悠,数百年间,两民族在此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两种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融,产生了独特的岭南民间文化-壮族采茶戏。壮族采茶戏使用桂林方言、广东方言和当地壮族语言进行表演,配之似采茶动作的舞蹈,具有浓厚的桂南壮民族气息,被当地民众喜爱和接受,因此得以成功流传下来,并影响周边的新江、百济、中和等乡镇,邕宁为采茶戏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一个新天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邕宁壮族采茶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理论。邕宁壮族采茶戏歌唱百姓生活百味,反映壮族人民反对压迫、追求婚姻自由、向往幸福生活等,在促进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邕宁壮族采茶戏多为传统剧目,以一些有情节的民间故事为戏桥,通过采茶曲牌进行演唱,多为喜剧、闹剧,属“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也叫“三角班”。表演程式以载歌载舞为主,念白多为韵白。曲牌有卖茶腔、红花腔、男音、四平腔、鲜腔、忧腔、哭腔、十绣腔、十打金钗腔、梳妆腔、祝寿腔、祝富腔等等,兼收并蓄了各地民间小曲,计有50多个唱腔。唱腔语言以桂林官话、邕宁白话(属广东话)为主,地方老话为辅,活泼、热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邕宁壮族采茶戏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经历解放初的兴盛和文革时期的衰落,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兴起。进入新世纪后,因受商品经济影响,各业余演出队伍散失,采茶戏只在春节过后的那段日子里偶而在各村坡上演一两场。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邕宁现在也存在着传承人年纪老化、热爱并且参与演出活动的年轻人寥寥无几等问题,加快保护传承采茶戏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横县壮族采茶戏

横县壮族采茶戏属桂南壮族采茶戏的一种,它广泛流传于广西横县的六景、峦城、南乡、百合以及相邻的宾阳、邕宁、灵山、钦州等广大地区,于清代从江西赣南经粤北传入,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横县壮族采茶戏亦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是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横县壮族采茶戏有开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红茶等10多种表演形式。所演唱的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其角色分小生、小旦、小丑,器乐是以锣、鼓、钹、木鱼等击乐和唢呐、笛子、二胡等器乐为伴奏,道具有彩带、钱鞭、花扇和手绢。表演程式以载歌载舞为主,念白多为韵白。采茶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采茶曲调;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莲花”为基础,吸取各地民间小曲而成。唱腔语言以客家话、壮话为主,活泼、热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采茶串古”是在茶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以一些有情节的民间故事为戏桥,通过采茶曲牌演唱,多为喜剧、闹剧。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横县壮族采茶戏已基本完成从地方小戏发展向舞台戏剧的过渡,那时,每个村都有采茶演出队,县里还进行过壮族采茶戏调演。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壮族采茶戏被当作“四旧”中的“旧文化”禁锢,采茶队遭到重创,壮族采茶戏停演。改革开放后,虽然壮族采茶戏迎来了文艺百花齐放的春天,但是由于时隔几十年,当年的小生、小旦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壮族采茶戏失去了这些中坚登台,历史上难呈现“每村都有采茶队”之盛。如今横县壮族采茶戏的社会价值已逐渐被人们和专家认可,它是独树一帜、特色浓厚的地方剧种,为中国戏剧史增添上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