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源于古代巫觋,今学者谓之“傩”本地俗称“巫公”或“鬼公”,今人称“师公”。
据本县佛、道、师老艺人回忆追溯,师公自唐代就流入本地,最初仅为民间主事驱邪避疫仪式法事活动。
师公,在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传承发展了傩,古傩在先前驱邪避疫仪式时,只舞不唱,民间谓之“跳神”或称“跳鬼”。明《宾州志》载:“本地疾病跳鬼不服药”。在今师公主事“三日平安清”仪式的“ 船科”之“逼油净宅”科目中,当师公将油锅烧佛之后,主坛师就率众挥舞着宝剑、棍棒、桃树枝等器械,边舞边唱边呼之赶鬼,且用酒精喷燃油火示而诛之,由此可见,师公传承发展了古傩在驱逐邪神恶鬼仪式时,只呼单调的“傩傩傩……”之音,增加了舞、打、念、唱的戏曲艺术形式部分的要素和特点。这就是师公戏最初孕育、萌芽时期。
从明末至今,由师公上演的剧目内容是按其科目仪式而定,例如:由佛、道主事的丧事仪式,师公绝不能上演喜兴团圆、升官中考、欢乐情节的剧目,只能演些孝敬父母,伦理道德亲情内容的节目。而由师公主事的吉祥福禄寿的仪式,绝对不许演些生离死别,伤亡害劫内容的剧目。
师公上演的戏剧,至今尚无剧本,亦无导演,均由演员根据故事人物和情节,在舞台上边编造唱词边即兴表演;演员亦无女角,以面具和服饰,头饰来加以区分男女角色;唱腔只有“师公调”,旋律低沉哀伤,人俗称“哭丧调”,伴奏只用一锣一鼓,单调乏味,演出地点仅限于事主家厅堂和庙宇之内。但是,在当时历史社会条件下,本地城乡尚无文化娱乐可言的年代,人们对师公戏还是喜爱和欢迎的。
1955年,由当年第五区蒙田俱乐部创作的现代师公戏《借伞》,代表出席“广西省第一次现代戏观摩会演大会”演出,获优秀剧目奖;1986年由县文化创作的改革现代师公剧《和气生财》,由当时黎塘镇文艺宣传队参加原“南宁地区农村文艺会演”获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设计、舞美五项一等奖。近年,本县电视台广西电视台也先后分别录制了本县现代师公剧演出活动的选段和介绍资料播放,受到媒介和有关专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