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覃, 勇鸿发布的文章

宾阳师公戏

师公,源于古代巫觋,今学者谓之“傩”本地俗称“巫公”或“鬼公”,今人称“师公”。

据本县佛、道、师老艺人回忆追溯,师公自唐代就流入本地,最初仅为民间主事驱邪避疫仪式法事活动。

师公,在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传承发展了傩,古傩在先前驱邪避疫仪式时,只舞不唱,民间谓之“跳神”或称“跳鬼”。明《宾州志》载:“本地疾病跳鬼不服药”。在今师公主事“三日平安清”仪式的“  船科”之“逼油净宅”科目中,当师公将油锅烧佛之后,主坛师就率众挥舞着宝剑、棍棒、桃树枝等器械,边舞边唱边呼之赶鬼,且用酒精喷燃油火示而诛之,由此可见,师公传承发展了古傩在驱逐邪神恶鬼仪式时,只呼单调的“傩傩傩……”之音,增加了舞、打、念、唱的戏曲艺术形式部分的要素和特点。这就是师公戏最初孕育、萌芽时期。

从明末至今,由师公上演的剧目内容是按其科目仪式而定,例如:由佛、道主事的丧事仪式,师公绝不能上演喜兴团圆、升官中考、欢乐情节的剧目,只能演些孝敬父母,伦理道德亲情内容的节目。而由师公主事的吉祥福禄寿的仪式,绝对不许演些生离死别,伤亡害劫内容的剧目。

师公上演的戏剧,至今尚无剧本,亦无导演,均由演员根据故事人物和情节,在舞台上边编造唱词边即兴表演;演员亦无女角,以面具和服饰,头饰来加以区分男女角色;唱腔只有“师公调”,旋律低沉哀伤,人俗称“哭丧调”,伴奏只用一锣一鼓,单调乏味,演出地点仅限于事主家厅堂和庙宇之内。但是,在当时历史社会条件下,本地城乡尚无文化娱乐可言的年代,人们对师公戏还是喜爱和欢迎的。

1955年,由当年第五区蒙田俱乐部创作的现代师公戏《借伞》,代表出席“广西省第一次现代戏观摩会演大会”演出,获优秀剧目奖;1986年由县文化创作的改革现代师公剧《和气生财》,由当时黎塘镇文艺宣传队参加原“南宁地区农村文艺会演”获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设计、舞美五项一等奖。近年,本县电视台广西电视台也先后分别录制了本县现代师公剧演出活动的选段和介绍资料播放,受到媒介和有关专家的关注。

丝弦戏

宾阳丝弦戏又称“宾州戏”、“司弦戏”。据本地艺人追忆,在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前后,由湖南一位姓白的师傅将丝弦戏传入宾阳。他初在新宾三联街传教出一个科班,班名“鲁班班”,后又到新桥尚武街传授第二个科班,班名和班主均已无从考证。据新桥尚武街一名叫廖四五班主的女儿廖珍(1905年出生)说,她家自祖父起代代唱丝弦戏,其父廖四五年少时常随其祖父到外地演戏,17岁就登台扮演旦角;同治十一年(1872)戏班散伙,演员无主可投;廖为众有谋生之路,便卖掉田产续办了一个丝弦戏班,取名“声翠意”,由他任班主;1905年4月,廖四五去世;1908年,由其养子廖盛龄接办戏班,取名“庆丰年”,直至1943年宾阳遭日军侵华重灾,廖家房屋和戏服被炸毁,廖盛龄(扶帅)逝世方停办。

宾阳丝弦戏在桂中地区,由三联街与廖族班科弟子分别在本县与周边地区的上林,马山、邕宁、忻城、都安、武鸣等县,先后传艺组建了30多个丝弦戏班或剧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宾阳丝弦戏音乐含唱腔、伴奏曲牌、锣鼓点三部份。唱腔以南、北路为主,兼有吹腔、杂腔小调,属皮黄系统板腔体结构。南北路唱腔的句式为上下句复唱形式,用桂柳官话演唱,重语言本色、问字要腔。传统唱腔在使用上严格区分南、北两种板路;在同一剧目里最忌南、北唱腔混用,同一唱段内也忌两路板式混用,故一出戏的唱腔仅用一路板式和南北路能通用的小调杂曲。

丝弦戏行当、表演程式,锣鼓点、唱腔板式、伴奏曲牌、管弦乐器等戏曲的主要成分较齐全完善,是广西八大剧种之一,在桂中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是优秀民间地方戏曲艺术,她融纳了多种兄弟剧种的唱腔曲目,小调杂曲与各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且能与自己的唱腔曲目并存发展,又不失本地丝弦戏的特色,这在广西实为绝无仅有。

瑶族蚩尤舞

瑶族蚩尤舞是瑶民们为歌颂和纪念他们先贤蚩尤的丰功伟绩,在每年旧历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还愿节敬奉神灵和庆典节日跳的瑶族传统舞蹈。流行于马山县里当乡、古寨乡、白山镇瑶族村屯,忻城县北更乡、上林县镇圩乡瑶民地区。蚩尤舞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约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蚩尤其人,历史远古,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能和炎、黄两帝一起并尊的人。据《越绝书》曰:“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又曰:“蚩尤是少昊之末,九黎之君”,后史书确认,蚩尤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壮、苗、瑶、侗等民族的始祖。由于逐鹿一战,蚩尤被炎黄两帝合擒杀之,其部下惨遭追杀,纷纷逃离中原祖地,迁徙到南方各地,他们的居住环境绝大部分都分布在高山峻岭之中,瑶民们靠捕鸟猎兽、开荒种地,建房造物,过上了虽然艰苦,但却较为安全的生活,以此休养生息,繁衍后代。为歌颂和纪念他们先贤蚩尤的丰功伟绩,便在每年的旧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定为还愿节,编一种祭祀动作形式来敬奉他,故而得名“蚩尤舞”。

蚩尤舞的结构分为开渠、狩猎、割谷、打谷、扬谷、闹场、背谷等七个部分来进行。舞一开始,先由蚩尤出场吹起了强劲的牛角号,随后高呼三声,“开荒啰”……众应:“呼喂”,然后鼓乐声起。男族人带着长刀、女族人带着一包五谷种子上。众男演员握长矛、弓箭、捕鸟器等道具跟男族人上场。女众演员背竹篓,拿簸箕、锄头、镰刀等道具。随着女族人上场,舞蹈动作以开渠、狩猎、割谷、打谷、扬谷、闹场、背谷设计而舞。场面极具古朴、粗犷、勤劳、勇敢的瑶味风格。

瑶族蚩尤舞是一个传承较完整的瑶族先民生产劳作的舞蹈,对研究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变迁和经济发展等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1982年,经过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曾一度失传的瑶族传统舞蹈蚩尤舞,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2013年9月,经过创新打造出《瑶山脊》蚩尤舞,参加南宁市第四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总决赛荣获一等奖,同年11月代表南宁市参加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第二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获三等奖

横县百合茅山舞

横县百合茅山舞相传是从浦北县福旺村传入横县百合镇、马山乡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横县百合茅山舞的形式和传续,源于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唐代有位陈氏夫人,其兄被妖魔抓走囚于铁笼,前去搭救者被妖魔所噬。陈氏夫人救兄除魔,与结拜姐妹林、李同去茅山学法。到了茅山,法术都给先到的道教、释教学完了,只剩下一只火筒和一把瓜刨。茅山师父怜其救兄心切,将火筒、瓜刨两件宝物相赠,回去与妖魔斗法,瓜刨变成了锋利的金刀(令刀),火筒(牛角)吹两下就有天兵天将前来助阵,最终战胜妖魔,救出兄长,大家跳舞欢庆。后来,茅山师父又派唐文明、葛文都、周文干三将军与三姐妹一起,共保人间太平。自此,民间就把三夫人和三大将军尊奉为神,每逢三月三、七月中元节、九月重阳节或丰收喜庆,便请师公艺人跳“茅山舞”,以祈风调雨顺、岁岁平安。横县的百合茅山舞一路跳来,延续至今。

舞蹈有“行罡步”、“三台罡步”、“五星步”、“七星罡步”等。分四段,第一段“请师”,第二段“三夫人”,第三段“三将军”,第四段“罗帏”。舞蹈由七个人表演,分别装扮为使者、三夫人和三将军。前三段表示他们施展法术、驱邪除恶。“罗帏”即以罗网把所有妖魔鬼怪一网打尽,使乡村得以太平安宁。

舞蹈形式古朴自然,舞蹈语汇丰富,舞步规整而富有韵律,表演者左手舞弄令刀,右手五指转动牛角,有节奏地碰击使之发出叮当响声,动作流畅自如。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下)就有百合茅山舞的记载,已广泛成为文艺创作者所青睐的舞蹈素材。茅山舞深爱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区市县举办的各项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展演中,多次获得好名次。

横县百合茅山舞是从道公娱神舞蹈中分离出来最有艺术魅力的一朵奇葩,发掘、抢救、保护横县百合茅山舞不仅能丰富和继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研究民族民间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上林瑶族猴鼓舞

上林瑶族猴鼓舞以镇圩瑶族乡为中心,广泛地流传于上林县与马山县交界一带的布努瑶山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古时候,为了抗击入侵家园的金兵,瑶族英雄卜努号召各寨瑶胞,奋起抗击外族。瑶胞们在森林里迷了路,幸亏得到老猴王帮助才走出了困境,并趁机出击金兵,农历五月廿九这天,瑶家各路兄弟全部凯旋归寨,大获全胜。为感激猴王的帮忙,英雄卜努带头敲起皮鼓狂歌欢跳,用歌舞赞颂猴子的恩德,遂形成猴鼓舞的雏形。

上林瑶族猴鼓舞是布努瑶逢年过节必跳的、最重要的祭祀舞蹈。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击鼓和跳舞、伴奏和伴唱糅合在一起。跳舞者都装扮成猴子模样出场,上身稍有扣胸,双手曲肘,双腿自然弯曲25°或45°,上步抬腿顿足,双手(肘)同时抖动,猴王用手和肘敲击大皮鼓,小猴则随着鼓钹声上下舞蹈,时扮作鬼脸,时帮猴王扇扇子,时则缠住猴王,时偷喝猴王葫芦里的酒,将猴子的灵性表演得形神兼备。上林瑶族猴鼓舞具有活泼、快捷,热烈而欢快、简朴又雄健、气质浑厚的特点。

上林瑶族猴鼓舞是布努瑶族为反抗金人的统治,在迁徙逃亡的历史生活中产生的,它是我国瑶族中目前唯一发现的,是上林瑶族人民在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提炼、加工、创作的内容丰富而又形式完整的传统舞蹈,它集中体现了瑶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反映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纯朴真诚而豪放的性格。

上林瑶族猴鼓舞是布努瑶重要的文化艺术的象征,是一幅生动记载了瑶族历史生活的风俗画卷,是瑶家与大自然和谐共鸣的象征,也是岭南骆越民族文化遗产的宝藏之一。

上林壮族师公舞

壮族师公舞是壮族地区普遍流传的一种宗教祭祀舞蹈,师公舞壮语称“调筛”或“古筛”。它源于原始巫舞,原是师教活动中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歌舞,气氛肃穆凝重,多于“安龙”(求雨)、“庆社”、“还花还愿”、“游神”和丧葬白事时表演。它保持了楚巫舞以巫扮神、以舞降神的基本特点,表演时用蜂鼓伴奏,跳神时必须戴“相”(面具),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动作沉稳大方,丰富而复杂,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师公舞在上林县一带十分流行,主要分布在大丰、澄泰、三里、乔贤、塘红、镇圩、西燕、巷贤等各乡镇。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壮族师公舞与当地土著民族的越巫文化不断交融渗透,逐步演变发展而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文化。

上林壮族师公舞以三步为舞蹈的基本步伐,以四方、五方为舞蹈动作定向,其基本动律是上下连续不断的颤动,合着锣鼓的节奏,前后晃动,左右摆动,动作由慢转快,由快到慢,既稳重又激烈,前冲、后靠、左移、右摆,上下相随,左右相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大有古曲身法之风格特点,尤其是“剑、碗、长围巾、长袍、火、简、席子”等动作大大丰富了舞蹈的表现手法。其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规范。师公所戴的各种神象面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扣人心弦,既娱神又娱人,趣乐无穷。

上林壮族师公舞充分运用壮族民间“唱欢”(如跳脚欢、欢悦等)的演唱技巧,并善于结合壮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特征作舞,如“朝花灯舞”中的许多队形,就巧妙地运用了弯曲的羊肠小道,蜘蛛网般的梯田,自然交叉而成“人字”的竹帽等自然特征,取其形态为队形,给群舞增加活力,使舞蹈场面欢快热烈。

上林壮族师公舞作为古代舞蹈的现代遗存,对综合研究和探索古代舞蹈的源流、特点、形态功用、活动方式等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特别是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堪称壮族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马山壮族踩花灯

壮族“踩花灯”,壮语叫“踩朝”。 是流行于马山县古寨、加方、里当、古零、白山、林圩、周鹿、乔利、永州等乡镇壮瑶族乡村的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踩花灯”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为超度亡魂而设的一种宗教类以祭祀形式表现的舞蹈。“踩花灯”因围绕花灯踩步跳踏而得名。

举行“踩花灯”祭祀活动的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钟,也就是在午夜时刻开始。舞蹈前,先在逝者棺木前地面摆上九或十二盏花灯,九个花灯就摆成三、三点,十二个花灯就摆成三、四点。花灯是由师公班中会手艺的师傅制作。灯盏用大碗代替,里面盛上花生油或桐油,放上数根灯草(现在用蜡烛代替),碗边贴上红、绿、黄彩纸剪成的花边,样式精巧美观。特别在晚上点燃花灯的时候,更是显得亮光闪烁、灿烂耀眼。

“踩花灯”舞开始,师公、道公们穿着华丽的道服同时出场,围着花灯阵站立。首先,领头的师公念念有词,高声唱道,同时,众道公也高声附和,随之进行“踩花灯”的仪式。领头师公手执宝剑,开始走进花灯阵,主家手捧着逝者灵牌紧跟在他身后,其他师公、道公们手上捧着神主牌位、表文、小锣、小鼓、小钹等道具依次排列,最后的一位师公左手端一碗清水,右手拿一根带叶子的树枝,并用树枝边走边沾上清水抛洒。在锣鼓敲响的同时,大家就跟着领头师公舞动起来。舞步由开始围着每一盏花灯慢慢行走,随着鼓点的逐渐加快,步伐越来越急,师公们手上的道具也有节奏的上下挥动。在花灯阵中穿梭的步调是参照蜜蜂采花时飞舞的动作编造的。时而在花灯阵中横竖穿梭,反复绕灯而行;时而又倒背转动,穿插逆行。在舞蹈的后半节更是到达演绎高潮,走动的步伐有如飞奔,加上锣鼓的快速击打,犹如千军万马在呼啸奔驰。最后,完成踩花的程序,其中的一个师公把放在中间的花灯高高举起,兴奋的原地转圈,寓意是八仙与海龙王抢夺这朵花,是八仙得到了,也就是替主家争到此花,以后逝者就可以与仙人住在一起,成仙成佛了,主人家今后也顺顺利利,日子好过。舞蹈表演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整个舞蹈在师公取得花灯之时为结束。“踩花灯”舞步伐繁杂多变,快捷有序,看得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是热闹非凡。

壮族麒麟舞

壮族麒麟舞是流传于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以及周边一带的一项民间舞蹈,起源于北宋,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壮族麒麟舞在“文革”期间遭遇禁演,自改革开放后, 壮族麒麟舞传人李武斌为使该舞得以传承,组建红绫曲艺团,将该舞作为主演节目,一边演出一边广为传承,使壮族麒麟舞得到恢复并有效传承。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它集龙头、鹿身、马蹄、牛尾、狼额于一身,身披五彩鳞甲,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据传,北宋狄青将军率军征讨南蛮驻兵长塘镇,长塘沿河老百姓每天都看到朝廷兵马船队早出晚归的情景,远远看去就像骑着麒麟的兵将走在江边,于是把狄青的军队称为“麒麟军”。后来“麒麟军”经过多次征战,平息战乱,给百姓带来了好日子。当地百姓为纪念“麒麟军”进驻长塘那段令人振奋的历史,逢年过节就用木头雕刻、用竹篾编织成麒麟兽首的模样来作跳舞道具。久而久之,麒麟舞流传下来。

麒麟舞主要演员有12人,其他演员若干。主要演员中男女各半,代表一年12个月四季平安。麒麟舞两旁的火球寓意驱邪去晦气,金麒麟寓意祖国的繁荣富强,蓝麒麟则寓意人们和谐共处,生活幸福美满。麒麟舞的金麒麟和蓝麒麟各代表一雌一雄,出场时一对“金童玉女”端坐高台,旁边是手舞足蹈“风情万种”的“花婆娘”,队列后面是乐手与歌手方阵,包括2名唢呐手、3名锣鼓手、3名歌手。每头麒麟由两个人来表演,一个舞动麒麟头,另一个钻进麒麟内牵动麒麟尾。随着乐器弹奏的节奏,它们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狂欢嬉耍,喜怒哀乐的情绪表露无遗。歌手们的伴奏歌用壮语来唱,歌词多是“勤劳苦干我们收获大,有甘蔗、红薯,粮食堆满仓。麒麟送子又送福,壮族人民世代得太平。”每年逢正月初七、初八日,长塘各村寨都杀猪宰牛、祭祀神灵、大宴宾客,麒麟舞挨家逐户造访送福,在铿锵的鼓点声里,在麒麟的腾挪游移里,人们对其寄托着驱邪避害、迎福纳祥的夙愿。

象征祥瑞太平,寓意美善、灵异的麒麟舞,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英雄的崇敬,表现了壮族文明的历史变迁与民间习俗,是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禄长寿的美好期盼。

南宁傩舞

南宁傩舞最初是一种驱鬼驱疫、祈福消灾的宗教仪式,在明末清初最为盛行。它原始古朴,既有反映原始社会劳动、生活、战争的场景,也有驱疫赶鬼、招财进宝、祈求丰年等欢快的舞蹈动作。有在农历正月至二月初二的“春傩”日,有在七月十四鬼节上跳的“驱傩舞”,以及各种 “乡傩”祭祀活动。傩舞的舞蹈动作原始古朴,以马步、弓步、摆拳、跳跃为主,有时还穿插翻滚、叠罗汉、排字等,在锣鼓的强烈节奏中展现出粗犷古朴的舞姿,表达驱邪祈福的愿望。傩舞人脸上戴的傩面具,是傩文化的特征,形象或凶恶或粗犷或温婉,代表不同的神像,用木雕刻彩绘而成。

南宁傩舞是广西傩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代表作《大酬雷》通过一系列狂热、古朴、粗犷、刚劲的舞蹈组合而成,反映了上山伐森、制作农具、耕田犁地、播种、插秧、耘田、施肥、收割、打谷、磨谷、做饭、喜庆丰收并宴请贵宾朋友等水稻劳作的全部生产过程。这种以农业生产过程为傩祭内容的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十分罕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大酬雷》曾在1992年举行的广西国际傩文化研究会中,被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香港等十多各国家及地区的傩学者誉为中国稻作文化图腾的活化石,掀起了一场国际性的傩文化热。

经过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如今的南宁傩舞已经融合了现代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元素,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艺术性、表演性更加突出,成为了我国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马山打榔

打榔古称“打舂堂”,是流行于马山县古寨、加方、里当古零等乡镇壮瑶族乡村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打舂堂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人刘恂的《岭表录异》云:“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盘舷,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可见打榔在唐朝之时已盛行。

打舂堂之习,世代相传,每逢正月初一至元宵为自由娱乐期,妇女三五成群,作打舂堂之乐,其意预祝丰年。故有谚云:“正月舂堂声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打榔主要反映劳动人民从种到收的主要劳动过程,模拟劳动动作,演员们时而敲槽,时而交击,时而转身,时而跳跃,有时配合叫喊“嚯咳”的呼声,场面紧凑,气氛热烈,具有强身健体和娱乐作用。

在马山县东部山区有许多村寨一直保持着这一特有的习俗,每逢节庆之日,打榔便成了村村寨寨、壮、瑶群众自娱自乐的表演节目,有些村寨还自发组织业余农民剧团,在各村寨间巡回演出,很得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古寨瑶族乡古寨村农民剧团的打榔表演更具特色,每逢乡庆或民间重大群众活动,那是必演的节目。这一剧团还到北京为首都观众进行表演,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打榔表演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还为壮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