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覃, 勇鸿发布的文章

壮族打扁担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莫菊花,女,壮族,1954年6月生,壮族打扁担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出嫁后就一直跟婆婆学习壮族打扁担,不仅熟练掌握了壮族打扁担的技巧,还创编了多套技法,现为壮族打扁担队的主教练、召集者和组织者。1982年以来,她多次组织马山壮族打扁担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世博会”广西周等区内外的扁担舞表演活动。她除了把打扁担技艺传给三个女儿外,还积极带徒授艺,现有学员150个。

宾阳游彩架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覃凤梧,男,汉族,1937年3月生,宾阳游彩架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982年师从黄庭萱,学习制作和装架游彩架,熟练地掌握了装架和卸架、设计制作游彩架的发条等技术,还能熟练地为上架的小演员装制飘色。曾多次受邀到各地进行游彩架展演,其主要代表作品《喜迎奥运》2006年参加广东(吴川)全国飘色会演荣获银奖。覃凤梧十分重视游彩架保护传承工作,将自己所掌握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方向华等人。

宾阳炮龙节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邹玉特,男,汉族,宾阳县芦圩镇南街社区人,1954年4月生,宾阳炮龙节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广西民间高级工艺师。自15岁开始跟随父亲邹永生学习编扎炮龙、彩龙,22岁就能全面掌握编织炮龙的步骤和技巧,其扎出来之炮龙,造型栩栩如生,着色艳丽,深受宾阳,上林等地舞龙爱好者之青睐和喜爱。他多次组织炮龙队参加市、县和街道举办的舞炮龙等民俗艺术活动,荣获多项荣誉。他还积极开展传承、传习活动,自1990年始,悉心教授李继德学习编扎炮龙技艺。

宾阳炮龙节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武学规,男,汉族,1953年8月生,宾阳炮龙节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从1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舞炮龙,至今已有40多年,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舞炮龙的各种技巧。他多次组织炮龙队参加炮龙节舞炮龙活动,还十分重视舞炮龙技艺的传承,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他的两个儿子已熟练掌握了舞炮龙的技法,并成为炮龙队的核心成员。武学规目前身体状况尚佳,经常组织街道的炮龙队参加舞炮龙。2005年他曾参加中央电视台《可爱的宾阳炮龙》的拍摄;历年来多次参加百龙舞宾州活动。2008、2009年参加宾阳炮龙节精品龙舞炮龙活动。

广西八音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梁贵加,男,壮族,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广良村人,1961年12月生,广西八音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壮族民间音乐,师从梁有盛等人,精通唢呐、二胡等多种乐器演奏技艺,熟练掌握了八音曲子的编写技能,主要八音作品有《大开门》、《三吹三赶》、《贺寿》、《得胜令》、《一锭金》、《喜临门》、《嘹啰山歌》等。

他曾经受邀随八音表演代表团参加过北京国际文化旅游节、无锡国际狂欢节、广东岭南文化旅游节等文艺演出,以及广西国际民歌巡游演出、广西非物质文化专场表演等重大演出活动。同时,他也到南宁市周边横县、抚绥县、钦州、北海等地参加民间音乐交流演出活动。

2003年,荣获南宁国际民歌节民间音乐表演优秀奖;2005年6月,他随黄才定等人组成八音代表队参加广西全区壮族八音比赛,荣获一等奖;2008年7月,他随邕宁区八音表演代表团参加南宁市庆祝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狂欢巡游活动,载誉而归。

为了让八音文化后继有人,近年来,梁贵加加快培养接班人的计划。他动员本村青年杨成什加入本村八音队,并吸收为自己的学生,认真传授敲锣、打鼓、击钹、仄板等八音表演技艺。不断推进八音文化大步向前发展。

广西八音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黄才定,男,壮族,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那路村人,1951年1月生,广西八音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音乐,青年时加入本村八音队,虚心学习唢呐、二胡、洋琴等多种八音乐器的演奏技艺及曲牌、曲目的编写,并熟练掌握了唢呐、二胡、笛子等八音乐器的制作技术,主要八音作品有《贺寿送子》、《拉郎配》、《选女婿》、《大开门》、《红双喜》、《喜临门》、《嘹啰山歌》等。他积极推动本村八音队建设,带领八音队参与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税收工作等各方面工作的宣传活动。每逢节日、婚庆等喜事好事,他也积极带领八音队到场表演,增加节日、婚庆的喜庆气氛。近二十年里,黄才定参加各种演出已近一千场次。

黄才定及其所在的八音队曾经荣获自治区广西民歌节方块表演最具特色一等奖;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优秀业余文艺团体荣誉称号;自治区优秀村屯文艺队等奖项。

邕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梁克俭,男,汉族,原南宁市邕剧团掌板,1945年10月生,邕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师从邕剧掌板黎善良、唢呐彭安、高胡张伟雄,博采众长,曾在传统剧目《西河会妻》、《拦马过关》、《牧虎关》、《未央宫》、《乱府》、《五台会兄》等剧目中担任掌板及锣鼓、曲牌设计指导,这些剧目均被香港文化博物馆收藏。参与演出的剧目还多次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多个奖项;培养了梁涛、张铁峰、胡勇等一批邕剧青年演奏员。

壮族婚俗

壮族婚俗历史悠久,壮族巫教经文《布洛陀经诗》记载:“你若是男人,不远嫁他乡;因你是女儿,才嫁你出门”。其实,壮族男婚女嫁的婚俗远比这部产生于明朝,距今600多年的经诗要早得多。壮民族在人类从母氏社会走进父氏社会以后,就已经产生了男婚女嫁的习俗,隆安壮民的婚姻习俗,正是从古壮族的婚姻习俗里延伸而来的。

壮族婚俗仪式的程序与最大特点主要有六点:一是以歌联姻,对歌择偶。据隆安县志记载:“解放前,布泉龙礼村多助屯,每年农历三月初四初五,都有几百男女青年从早到晚对唱山歌,并在对歌中寻觅自己的伴侣。”此外按照“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确定终身。二是换年庚,送聘金。即交换男女年庚“八字”进行“合命”,择日送上礼金,商定婚期。三是迎亲。迎亲前一日俗称“口干”,男方家将猪肉、白米、白酒等礼品送到女方家,供其请客。迎亲之日俗称“正干”,男方家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宴请宾朋,新郎身挂红绸带,骑上大红马随迎亲队,抬上花轿和礼品、庚帖等彩礼浩浩荡荡到女方家迎亲。四是下楼梯、上花轿。“下楼梯”源于壮族民居“干栏”建筑,出门办事均要下楼梯,故女儿出嫁,也称为“下楼梯”。“下楼梯” 和紧接的上花轿仪式在壮族婚俗中意义重大。五是拜堂。一对新人先在中堂谒拜祖先神位,叩拜家公家婆,然后才进洞房。洞房当晚,新娘在新房中设宴款待十姐妹和伴娘等人,新郎不能随意闯入。六是新婚贺词仪式。新郎新娘拜堂完毕,婚宴正式开始,为求吉利,在婚宴当中特邀山歌好手前来举行新婚贺词演唱。七是回娘家,俗称“回面”。拜堂后第二天早上,新娘吃完早餐,便由接娘闺女陪同回娘家,并于当日返回,从此落户夫家。

宾阳关公诞

宾阳关公诞(又称关公磨刀节、逢圩节),产生、形成和发展于宾阳县甘棠社区,并广泛流传和影响于横县,邕宁,昆仑关等地,至今已有170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朝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甘棠人之祖先便于遗爱桥头斑江河畔建造“关帝庙”(文化大革命中已被毁掉并为卫生院所占),以纪念三国蜀国之武将关羽并祈求关公镇魔降妖、庇护甘棠一方之安宁。庙于1840年的农历5月13日落成并举行开光仪式,相传这是关公的诞日,故称为“宾阳关公诞”,当时天降大雨,传说为关公磨刀必需用水,此后年年如此,故人们又俗称为“关公磨刀节”。

自1840年至今,年年于5月13日均举办庙会,届时宾阳、横县、邕宁周边五镇之群众均前往祭拜,师公道公向关公做完开光等法事后,便请出关公座像按会首拟定的线路作以出游,各街各户均设坛祭拜,以祈求关公保护出入平安,五谷丰登,人财两旺。关公出游时,先为“关”字大旗及关公座像,后为龙队狮队凤队和各种方块队及各方信男善女,甚为热闹。甘棠圩各家各户杀鸡宰鸭、做糍粑包米粽,招待四方来的亲戚朋友,有如庆贺一个盛大的节日,故当地的壮族人民群众又俗称之为“圩逢节”。关公出游至第二天5月14方完毕,是时道公师公又作以法事,恭请关公座神入庙归位,整个关公诞才算结束。

甘棠彩凤

甘棠彩凤是宾阳县甘棠镇一带的民间民俗活动,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彩凤是吉祥物,当地群众通过舞彩凤祈求吉祥平安,身体健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美满幸福。舞彩凤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关公圣诞节(农历5月13日)以及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中举行。

舞凤是宾阳县甘棠镇的一种民族民间民俗活动。因“龙”与“凤”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吉祥物。故甘棠人舞凤亦不例外,同样以“龙凤呈祥”为主题。以舞凤来祈求人民生产丰收、生活富裕、家庭幸福、爱情美满!舞凤,通常在节日里进行。当彩凤舞到门前祝福时,各家各户均拿出糖、饼、红包作答谢。在各种庆典活动中则以展演为主,以彩凤的表演为庆典活动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给人以吉祥如意的观感。

舞凤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关公圣诞节(农历5月13日)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中进行。凤分雌凤和雄凤,舞凤有雌雄两种,雄凤冠高且红,一般均为雄凤舞在前,引出雌凤后便翩翩起舞。之后雌雄彩凤便随着音乐和鼓点翩翩起舞,舞凤为成双成对的,落双不入单,这也是通常青年男女特别喜欢观赏舞彩凤之因,因为舞彩凤也隐喻青年男女婚恋成功,幸福美满,其表演动作有“比翼双凤”,“八字飞舞”等。舞凤用音乐和鼓点作伴奏,锣鼓敲的是“凤鼓”,以唢呐为音乐伴奏,一般吹的是甘棠山歌调和“凤凰调”“甘棠出彩调”。舞凤者穿的是民族服装,其颜色均与凤之色彩相一致,十分美艳,使舞彩凤的场景十分美丽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