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覃, 勇鸿发布的文章

扬美梅菜制作技艺

扬美村作为南宁的一个著名古镇,在明清时代独占水路便利的优势迅猛发展,成为南宁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当时,作为商贸集散地的扬美,经济、文化非常繁荣,多种文化的交融使扬美这一江边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名镇。扬美梅菜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著名的手工艺制作传统食品横空出世的。

梅菜是扬美古镇的特产,是用新鲜肥厚的芥菜茎叶经晾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作为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新鲜的梅菜原料——芥菜对气候的要求较严,一般只在秋后入冬时分种植,收成后用盐经特别的工艺腌制而成,是国内少有的蔬菜品种之一。腌制好的梅菜外观黄中带青,有少量盐分淅出,手感柔软,有浓郁的梅菜沉香味道,清脆爽口。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扬美梅菜随着左江水运的昌盛,远销东南亚及两广地区,久负盛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外来的饮食文化的不断冲击以及人们饮食多元化的影响,扬美梅菜正面临濒危的境地,现在仅有“扬美八姑特产坊”这一专门的梅菜作坊。

校椅临江壮歌剧

校椅镇临江壮歌剧别称临江戏,是流行于横县校椅镇及其周边地区的一个壮族曲艺品种。

校椅镇临江壮歌剧作为临江壮歌剧团所在地区,校椅镇临江村及其周边广大区域是横县壮族聚居的地区,这里壮文化渊源流长,盛行粤剧表演,这正是临江壮歌剧得以孕育的土壤。临江壮歌剧团前身是临江粤剧团,以演古装戏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古装粤剧的演出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演出市场日趋冷落和沉寂,在这种情形下,该剧团年轻的艺人李建伟在出街入市(赶圩)收集民族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进行创编的同时,对粤剧团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壮歌剧团,在原来粤剧唱腔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外来文化,并不断丰富壮歌剧的音乐唱腔,经过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椅临江壮歌剧并流传至今。

每逢节庆日或喜事,校椅镇临江村及其周边广大区域的壮民都以本地区特有的唱壮族山歌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心中的喜悦。校椅临江壮歌剧团创作及演出的内容多来源于壮族乡村的生活现实,主要内容有:伦理道德、人性爱情、法制教育、养老保险、保健防疫、税收宣传、反腐倡廉等。

上林壮族师公戏

林壮族师公戏是一种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壮族山歌为主要语言形式、配以壮语套白和身段动作来展开和表现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在清朝民国时期盛行。其特点是以壮族民歌音乐和曲牌为基础,具有唱词、唱腔和舞蹈,并沿用小型锣、鼓、弦琴、笛子等乐器为伴奏,极少对白,一般没有固定表演形式。其代表性剧目一般以歌颂历代宗教祖师的业绩或表现现实生活为主,如《万寿公王》、《毛鸿》、《舜儿》、《胭脂》、《传孙楼》、《壮元与乞丐》、《高山红玫瑰》、《苦妹》、《家和万事兴》等。

与其他地方的师公戏所不同的是,上林壮族师公戏抛弃了面具,采用活生生的人面身段表演,而且非常重视唱词——壮族山歌。其山歌种类繁多,从调子上分有长调民歌,短调民歌,有喜庆民歌,哀怨民歌;从民歌字数上分有五字山歌,七字山歌,三五韵,五三五山歌;从韵脚上分有尾韵,有腰尾共韵,还有尾腰韵,节奏变化,错落美妙。从句式上分,有平式山歌,跳跃式山歌,勒脚式山歌,既平实,又变化多端,情感丰富,将艺术传播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美不胜收。

南宁壮族高腔民歌

南宁壮族高腔民歌是广泛流行于南宁壮族地区的传统音乐,据当地老人口述,他们年幼时就听老人唱高腔民歌了,从民间的传承情况来看,历史是相当久远的。但她有多长历史,起源何时,无明确史料记载,目前无从考证。

南宁壮族高腔民歌种类多样,主要包括:马山永州高腔、武鸣二声部高腔、隆安高腔、上林西燕高腔、西乡塘坛洛高腔等,传承悠久,一直保持原汁原味,现在仍然活跃于壮族民间。其旋律激昂,音调高亢、嘹亮、奔放,音域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音程大、跳动较多,巨幅大气息悠长,字少腔多。歌唱时歌腔从低音一直到高音,一气呵成,歌词、衬词较多,即兴性和抒情性很强,内容涵盖劳作、爱情、婚姻、亲情等方面。南宁壮族高腔民歌多为五言四句和七言四句,其吟唱形式有单声部、二声部、独唱、对唱、多人组合等,成年男子喜欢用假嗓子唱。经典曲目主要有《妹子十七八》、《这里姑娘娇》、《园中果芳香》、《难分离》、《三月花儿红》等。

壮族人自古以来就用高腔民歌吟唱生产、生活,抒发对人生的快乐与苦衷。同时,也是壮族人祭祀神灵、寿宴贺喜、交友传情、揭露时弊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因此极具民族、民俗学价值。南宁壮族高腔具有独特的魅力,如今将传统民歌的表现手法和现代演唱技巧恰到好处的融合,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南宁壮族高腔民歌,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民歌内容和形式、传承壮族的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

宾阳八音

宾阳八音又称文武场,起源于南宁市宾阳县芦圩镇的三联街、东门街和南街(即宾州古城),后广泛流传于芦圩、新桥、邹圩等地的一种民族民间鼓点音乐艺术形式。一般用于节日庆典、庙会、婚嫁、祭祀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宾阳八音(文武场)之历史沿革史无记载,但据民间老艺人的口碑传说,其产生的年代大概与“宾阳炮龙”相同——即大约为公元1053年左右。因宾阳人舞炮龙总是以锣鼓(八音)开道,尽管当时的锣鼓没有如现在的八音套路齐全,但可以推断,那就是八音(文武场)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发展,才形成现代的宾阳八音(文武场)。

宾阳八音(文武场)一般应用于雄壮与悲壮,喜庆和欢乐的场面演奏。如“舞炮龙”、“游彩架”、节日庆典、庙会、婚嫁、祭祀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一般都离不开八音的演奏,以增加活动的热烈气氛和抹掉悲伤的阴影。八音的文场曲调时而哀怨忧伤,令人肝肠欲断、悦耳悠扬。八音的武场则铿锵有力,热烈奔放,催人奋进,令人斗志昂扬。它所演奏的曲牌有两种,即本地曲牌和广式曲牌。本地曲牌是以本地或引进其它地方较为经典曲调作为演奏的曲牌;广式曲牌则以两广音乐的曲谱作为演奏的曲牌。

横县笔山人生礼仪

在横县平朗乡笔山村及其周边地区,古往今来流传着一系列独特、极具神奇和地域文化色彩的传统民间习俗,就是笔山人生礼仪。该礼仪包含:一、怀孕礼:施巫术祈神求子;二、出生礼:孩子诞生后分别按当天、三朝、满月、百日、周岁时期举行的庆贺、祈福仪式;三、成年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女子改变发式做加笄;四、婚育礼:婚礼包括纳采、请期、亲迎等六礼,育礼有生男女“弄璋”、“弄瓦”之喜和认寄父母仪式;五、寿诞礼:从60周岁始每整十年举办一次的寿礼;六、丧葬礼仪:有孝终、洗礼入殓、出殡、孝期等8个礼仪。

笔山人生礼仪习俗,始于明朝宣德成化年间(约1460年)由邕宁天堂村人迁至横县平朗乡笔山(原名诗屋山)之时传入,流传至今已有五个多世纪历史。这种习俗活动,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而又不同的表达形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经中断了一段时期,七、八十年代后基本恢复。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对传统的人生习俗礼仪观念逐步淡化,而且笔山人生礼仪的仪式都是靠口传身教方式流传下来,没有文字记载,笔山人生礼仪活动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尽管如此,笔山人生礼仪,作为与其它“文化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的一种再现现象和形式,有着深厚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丰富和繁荣地方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人民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莲赛巧节

赛巧节,是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古圩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节庆。

那莲赛巧节最早出现于清乾隆58年(公元1783年),是年那莲北帝庙建成竣工,恰逢农历“七月七”临近,于是赛巧节与庙宇竣工庆典一并举行,首次赛出“巧女”,此后每年的赛巧节便成为名副其实的赛巧选巧女的传统节日。

那莲赛巧节源于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和“乞巧节”,但也有其独特的成因: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仙女下凡在那莲古圩八尺江畔的白石潭沐浴,挑选“巧女”。因此当地姑娘们都在七夕前夜根据各自的专长制作各式各样的手工技艺品,在临街门口设台展示,迎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和七仙女下凡,乞巧、赛巧。赛巧的手工技艺制品有三类:一是用各种水果制成的工艺品,如瓜果雕、柚皮狮子等;二是剪纸以及用七彩线、绒刺绣各种图案和编织各种香包;三是堪称那莲一绝的“点米成画”,即将收获了的“五谷”按所需浸泡染上五颜六色,捞起后晾干、晒干,然后在素描好的图纸或白绢上,将染色了的“五谷”蘸糨糊一粒一粒、一颗一颗地粘贴上去,做成立体感强、五彩斑斓的精美图案。赛巧时由德高望重的老艺人(近年由城区文化馆)组成评委,根据姑娘们所展示的工艺制品的优劣及最后一轮桌面下穿针引线比赛,评出7名“巧女”。在完成剪“巧女”一绺头发拴于风筝、焚香放飞风筝送“巧女”上天接受“七姐”核准等一系列程序后,赛巧结束。

那莲赛巧节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在展示构思奇巧、制作精美的工艺品的同时,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聚集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勤劳、智慧、创新的正能量,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动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壮族安龙歌会

壮族安龙歌会是流传于南宁市、来宾市、贺州市等周边地区的一项壮族民俗项目,它是在建造房屋、庙宇、祖屋时举行安龙仪式并聚会贺歌的一种民间歌会活动。

壮族安龙歌会主要包括安龙奠基祭祀仪式和贺歌活动。安龙祭祀仪式主要有安坛请师、招龙、唱赞词、接龙、大招等程序,通过祭龙,把上天五方龙神安置于建筑基地,以求风调雨顺、吉祥平安。贺歌活动是为增添安龙祭祀仪式的喜庆热闹氛围而举行的聚会赛歌形式,安龙期间,邻近的山歌手自行相邀歌友,在歌师带领下,以吉祥平安、招财进宝、人丁兴旺、富贵长寿的歌词唱入主人家祝贺道喜;主人家组成山歌队在门前迎接和答谢。来者以歌贺喜,迎者也以歌答谢。主客两队歌手一唱一和,天南地北、古今趣事、无所不唱、无所不答,形成一片热闹喜庆的赛歌庆典场面。

壮族安龙歌会与地方宗教祭祀活动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南宁市周边地区属亚热带气候,长期沿袭壮族稻作文化传统,村民信奉“万物有灵”,信仰多神崇拜,尤对龙神的崇拜非常虔诚,有了龙神崇拜,便产生了“祭龙”仪式,不但在建造房屋、坟墓及村寨时举行安祭龙神仪式,在遇到天灾人祸、家宅不顺等事,也要重新举行安龙仪式。在安龙仪式中,把山歌融入迎神娱神的祭祀活动中,通过贺歌活动赞颂龙神,以求龙神镇守宅基,保佑村民发家致富、子孙兴旺。

壮族安龙歌会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既娱神又娱人的民间习俗活动,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宗教色彩,既保留有壮族先民对原始图腾崇拜的痕迹,又饱含了人们祈求平安、五谷丰登的良好愿望,其丰富的宗教艺术和山歌文化,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团结和谐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征,它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斑山庙会

斑山庙会是流传于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南阳镇及附近地区一带的民间庙会,在《邕宁县志》记载:这源自于美丽的斑山传说故事,起初是刘圩镇人们为了感谢纪念传说中的谏议造斑山,在斑山顶上进行求雨祈福的拜祭活动,从宋朝至今,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斑山庙会已从过去的求雨祈福发展成为了一项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的庙会,成为了刘圩镇及其周边地区民俗文化活动的缩影,庙会的时间也由原来的每年一次发展为每年两次,分别于农历的正月初七和四月十五日举行, 其以正月初七的庙会最为隆重,参与人数最多时达数万人,场面热闹非凡。

斑山庙会每年举行两次, 分春季庙会和夏季庙会,两次庙会的地点都在刘圩镇的斑山上举行,但两次庙会的内容和风格各不相同。正月初七春季庙会的内容主要包括拜祭、舞狮、舞龙、抢花炮等活动, 四月十五日的夏季庙会内容主要包括男女青年对歌、演师公戏、学业祈愿、看风水等娱乐等活动。

斑山庙会是青秀区刘圩镇附近一带壮、汉等民族同乐的民间良俗,它集祭祀、娱乐、社交功能于一身,是壮汉多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现,凝聚着宗教、文学、艺术等多种文化形态。斑山庙会活动内容涵盖了信仰、宗教、文化艺术等领域,使宗教活动与民间民俗活动有机地结合,既娱人又娱神,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谏议信仰的需要,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南宁元宵花灯节

宵节也称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闹花灯的习俗。

南宁元宵花灯节是正月十五南宁元宵节期间举行的一项民间闹花灯习俗活动,它广泛流行于南宁市城区及周边地区,以江南区菠萝岭、石柱岭、五一路及兴宁区的水街、解放路、人民路、中山路、新华路一带最为盛行。

南宁元宵花灯节起源于何时,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传说也有多个版本,从尚健在的老艺人的口述中,可以推测南宁元宵闹花灯的习俗在清朝时已十分盛行,且彩灯多,造型好,曾闻名一方。政府从1990年开始介入,已成功举办了24届南宁元宵花灯节。

南宁元宵花灯节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制花灯、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及舞龙舞狮、歌舞表演等。其中的花灯展是最吸引人的,家家户户都手工制作花灯,除了按人一人一盏灯外,每家还多制作一盏灯,称“余灯”,寓意添丁。元宵节晚上,除了自家大门口挂大花灯外,其余的花灯多数挂于门前小树或沿路灯杆,家有小孩的则给小孩提着花灯走街串巷玩耍。南宁花灯种类繁多,一般有传统宫灯、莲花灯、石榴灯、串联灯、十二生肖、卡通造型灯、飞禽走兽等,各种造型形神具备,炫丽夺目,流光溢彩。

南宁元宵花灯节是南宁市元宵节规模较大的民间习俗活动,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观灯者充街塞巷,整个灯会被围得水泄不通,一盏盏的花灯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