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覃, 勇鸿发布的文章

扬美龙舟上水节

扬美古镇座落于左江下游,三面环江,成半岛状,与邕江交汇处临近,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以来,扬美船家人依水而居,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船家人特有的生活习俗。

据1920年出生的杨瀚然的手抄本《扬美历史》记载:扬美古镇有元宵节放鞭炮、三月三伐龙舟、四月四菩萨出游、五月初一老人节、五月初五龙舟赛等隆重的节日,独占水路优势的扬美,至清代经济和文化得到迅猛的发展,商贾云集,文化昌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和商业中心,有扬美小南宁之美称。从文中记述看,扬美龙舟上水节应起源于清朝以前。期间曾于“文革”时停止,“文革”后逐渐恢复,但均为民间自发进行,规模较小。1997年后江南区政府予以大力支持,活动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每年到场群众达2万多人。

扬美龙舟上水节是以南宁市江南区扬美古镇为中心,广泛流传于南宁市沿江地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在扬美左江河段的金马码头举行。扬美龙舟上水节原叫龙船节、上水节,是在赛龙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融祭祀和体育竞技于一体的水上习俗,原是船家人举行的一种上水仪式,寓意是将龙舟放下水面的意思,也叫“下水仪式”,但船家人为图吉利,一般称之为“上水”,扬美龙舟上水节因此得名。

扬美龙舟上水节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上水仪式、龙舟竞赛及文娱活动等。其中上水仪式十分隆重,包括颂词祈福、请师、召龙、走龙、请神、祭河神、画龙点睛、龙舟上水等仪式,通过拜祭祖先,供奉河神,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活动内容涵盖了信仰、体育竞技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全民参与性,强大的传播性、包容性和融合性。它既能满足民众拜祭祖先、供奉河神、求神祈福的心理需求,又能满足民众娱乐竞技的精神需求,具有文化娱乐和信仰崇拜的功能,是南宁沿江地区居民民俗文化的缩影。

更望湖壮族歌圩

更望湖壮族歌圩这一传统民俗,是群众自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山歌集会。

据隆安更望湖边的山歌老歌师回忆,更望湖壮族歌圩成圩年代实在太久远,很难确定其成圩年代,起码有一千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三月初四这一天,更望湖周边村落的男女青年,甚至周边的大新县、天等县、崇左市等地的男女青年,他们大多数为了选择意中人,自动汇聚到隆安县布泉、屏山、南圩三乡交汇处的更望湖。仲夏时节,碧波倒映着青山,湖光山影,别有情趣,他们三五成群,慢悠悠地在歌圩上散步,如果一帮小伙子看中了一伙勒俏(姑娘),就用山歌来逗引,然后渐引对唱情歌,若情投意合,则双双入山林互诉爱慕。下午,歌圩进入高潮,几十对甚至成百对青年同时对歌的场面,山鸣谷应,十分壮观!围观群众少则千余人,多时数千。有各种小商小贩摆卖各种小商品。歌圩活动直到黄昏时分才正式结束,有些青年男女靠对歌,定下终身。歌圩活动直到当天黄昏时分才正式结束。

更望湖壮族歌圩上唱的山歌,曲调婉转悠扬,以五言为主,以当地方壮语方言唱,易唱易记,歌词依据现场情况脱口而成,押韵自由,可压韵尾也可压韵头、韵腹。山歌的内容包罗万象,有感情交流,有生产生活,有社会知识,有自然知识,但是爱情是其主要内容。山歌大量使用比兴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等修辞,表现力十分丰富。在山歌对唱时,男女方各两人,从开始直到结束全部唱词都由两人一起唱出。其中各有一人先轻声将唱词说出,再和同伴一同高声齐唱。

更望湖壮族歌圩自历史上形成以来,虽然文革曾被禁唱,但歌圩仍连绵不断,传承至今。

上林壮族龙母节

壮族龙母节是以壮族图腾文化为背景的民俗活动,广泛分布于壮族地区,尤以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最为典型。

上林壮族龙母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距今已有数千年,蕴含着丰富历史、宗教、文化信息,是桂西南壮族人民图腾崇拜及祭祀活动的产物,极富地域民族特色。

上林壮族龙母节也叫三月三龙母节,核心流播地域为塘红乡石门村。石门村是上林县各乡镇群众公认的壮族龙母“特掘”的故乡。传说,石门有一位勤劳善良的寡妇,有一天有缘把一只小蛇“特掘”从石南海带回当成亲生儿子来抚养,从而演绎了一段人间亲情和知恩图报的美好传说。后人为纪念龙母的恩德,就在三月三举行一系列祭祀龙母的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壮族龙母节。

“特掘”神话故事演绎了壮族先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知恩图报的道德规范。可以说,壮族龙母节是壮族最早的“母亲节”。在龙母节,上林十里八乡的壮族儿女都要三五成群赶到石门上“敢仙”祭拜“特掘”及其 “母亲”,许愿乞福,并开展打陀螺、赛山歌、斗鸡、上刀山下火海等丰富多彩的民间竞技活动,场面盛大。

千百年来,上林壮族龙母节传承不息。据《上林县志》记载,自清代以来,上林的文人墨客以龙母、特掘、岜仙和敢仙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林县歌舞团多次以“特掘”传说为题材,创作出了《特掘》、《瞬儿》、《卯鸿》等97部壮剧,这些壮剧美丽动听、感人肺腑,深受群众喜爱。如今,三月三龙母节活动更加突出感恩这一时代主题,为古老传说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露圩壮族圩逢节

露圩四月八俗称“圩逢”节,最初形成于明朝末年的崇贞年间(公元1630年),至一九八六年经镇政府敲定,框定为“民族文化艺术节”,至今已有了三百七十多年之历史。

露圩壮族圩逢节是当地壮族人民为祭祀雷神(即雷露庙,亦即“三帝庙”)而举行的一次庙会活动,也是壮族人民为纪念“牛诞日”而举行的一次“感恩牛”之活动。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天神赶着一群神牛路经露圩,有一头牛看到露圩山青水秀,十分留恋,便偷偷地躲藏了起来,并帮助当地的人们垦荒犁地,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但当天神发现少了一头天牛时,便回头寻找,并愤怒地将这头牛点化变成了一座山岭——神牛岭。当时正为农历四月初八,当地先民为了感恩神牛,便于“神牛岭”建成了雷露庙(三帝庙),并于每年的四月八举行祭拜。由此,露圩人便代代传承,每年的“四月八”都举行“圩逢”活动。

露圩四月八的 “圩逢”活动从四月初八的子时(四月初七晚十一时)开始,僧侣便于三帝庙为四面八方来的香客举行开光、请愿、还愿等法事活动,第二天早晨(初八早上)各村各户之村民便用枫叶水洗牛、喂牛,之后,各村屯的马娘队、舞牛队、舞彩凤队、舞麒麟队等民间民俗艺术(团)队便纷至沓来,先于三帝庙祭拜后,便上街举行表演活动,届时,各种唱山歌,文艺表演,武术表演等活动亦全面开展。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兰衣壮的“对山歌”活动,人们用“五言壮欢”即兴对唱,抒发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真知灼见和真挚的情感,沟通心灵。

露圩壮族圩逢节具有研究壮族民俗风情不可或缺的学术价值及满足人们祈求国泰民安心理需求的实用价值。

横县壮族三相圩逢

横县壮族三相圩逢,源于横县壮族三相庙(座落横县石塘镇沙江村凤凰岭)。相传,三国时期,华南战乱,民不聊生,汉国开国君主刘备携义弟关羽、张飞率兵为民斩恶除害,护国兴邦,敬天爱民,报国孝亲,广施恩泽于民间,战功赫赫,国泰民安,荫及后人。世人感其恩德,福本难忘,于此山上树碑石祭祀,以予纪念。随年代变化,来此供奉的人与日俱增,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民众集资在此福地建起宙宇。庙内奉祀三国蜀汉历史英雄刘备、关羽、张飞三位圣像,故称三相庙。据载,人们对三相的信仰,始于南北朝、流行于唐宋,明代更为隆重。沙江三相庙历经六百多年,旧庙古色古意,奇装巧饰,喻为江南古刹;其福德威灵,遐迩共仰,素有“庙古菩萨灵”之传而亨盛名。四季香客游人、道儒释教弟子、女巫不时临庙顶礼恭香拜佛,祈福、许愿等活动,熙来攘往,终年络绎不绝。殿堂钟鼓常鸣,烛光闪闪,香烟缭绕。尤其是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日至十七日三相圩逢,更是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云集凤凰岭举行纪念活动,锣鼓喧天,喜炮声阵阵,舞龙舞狮,载歌载舞,五花八门,排场壮观宏大。活动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归纳起来有:山歌对唱、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三国文化传承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三天四夜通宵达旦,使人流连忘返。一派喜气祥和的景象,汇成三相圩逢欢乐的海洋,歌舞的海洋,弘扬民族正气和文化的海洋。

横县壮族三相圩逢,是岭南壮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缩影、壮族民众宗教信仰文化及其生活的反映,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壮族四月四

武鸣县马头镇,东靠大明山与上林县交界,距县城37公里,全镇人口24738人,有骆越文化广场、骆越文化长廊、中府大王庙遗址、古歌圩遗址、古兵寨遗址、元龙坡、安等秧古墓群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战国的铜针、大铜鼓、青铜卣、环玉饰、兵器等文物1千多件。传说,龙母“乜掘”救养了一条断了尾巴的小蛇“特掘”,小蛇长大后变成珠江的守护龙神。据《武鸣骆越文化遗产撷英》记载“马头镇敬三村,每年农历四月初四,祭神祭祖,洗牛感恩,民风淳朴”。这里自古就有“三月三,龙拜山”的传说。每年三月初三,龙神都会到大明山顶祭扫母亲的坟墓,所到之处必有大风大雨,利于及时春耕,民间隆重的祭祀龙母大典也由此而来,后来演变成每年盛大的壮族“四月四”祈丰节。

壮族祈丰节,又名拜秧节、“四月四”祈丰节,在农历四月初四举行。主要活动有祭拜“龙母” 抬龙母神像布施、祭祀骆越中府大王、祭田祭社、洗牛感恩、行成人礼、传火种,篝火夜歌圩、对唱山歌;展演壮族骆垌舞、编草鞋草绳、五色糯米饭制作等传统技艺;吃壮家“多锅”宴,尝壮家美食,饮壮家老酒,唱壮家山歌,感受壮家特色民风。

马头镇处于大明山南麓骆越古国的中心腹地,是大明山骆越文化、龙母文化的重要源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古骆越时代,壮族先民已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大明山脉,是古骆越文化发源地,也是龙母文化、稻作(那)文化、歌圩文化、干栏文化、铜鼓文化的重要保留地。

壮族罗波庙会

罗波庙会是壮族人每年农历三月初二以祭祀“佬浦”(龙母)为主要内容的盛大民俗活动。

20世纪末以来,广西考古学专家到大明山脚下的元龙坡、安等秧等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一件),印证古骆越都城即在今武鸣县陆斡(骆越的谐音)、罗波(“佬蒲”的谐音)等环大明山一带。

相传“佬蒲”(罗波的谐音)豢养一条名叫“特掘”(壮语谐音意为断尾)的断尾龙,长大后成为骆越水和珠江的守护神,“佬浦”(南汉皇帝把“佬蒲”封为“龙母夫人”)“三月三”去世,断尾龙为了纪念养母的恩德,年年农历“三月三”期间回大明山扫墓。罗波庙是后人祭祀“佬浦”(龙母)的主要场所,也叫龙母庙。

据说,人们到罗波庙“求雨”就有雨,“求子”定有儿孙。孕妇过庙门则流产,达官贵人过庙门不下马则掉马摔死(现死马坡尚存)。

明末清初,罗波庙香客云集,罗波庙会及罗波圩由此形成。

法事开光始祖王像、举办骆越始祖王祭祀大典(公祭)、抬“佬蒲”巡游驱邪祈福、上香祭拜庙宇神像求保佑还心愿、演师公戏请“佬蒲”及众人观看,以及组织开展的对歌比赛、抢花炮比赛、抛绣球比赛和“多锅宴”(祭祀结束后,当地人邀请外地嘉宾、游客聚会品尝五色糯米饭等壮族传统美食)等是罗波庙会民俗活动的主要特色。

壮族毬丝歌会

毬丝歌会流布于南宁市良庆区,辐射到邕宁、武鸣、马山等地,以壮族嘹啰山歌为表现形式,伴随嘹啰山歌的产生而形成。相传古代壮族村寨流行抛鸡选婿风俗,待嫁女孩家把鸡当做定情信物抛向人群,抢到者即为如意郎君。壮家后生为了吸引女孩的关注,高声呼喊“嘹啰”(壮语是“看啰”的意思),若抢到锦鸡,也喊“嘹啰”(意思是“笑啰”)。壮族人民就以“嘹啰”为歌头编唱了嘹啰山歌。之后,以鸡、鹅绒毛编织成“毬”取代了以锦鸡作为定情信物,形成了以嘹啰山歌为主要形式的毬丝歌会。

壮族毬丝歌会分放毬、还毬两个阶段。放毬的方式有两种:放毬方或事先约定接毬方,送毬前往,或以放毬告示征求接毬方。还毬方选择次年的某个重大节日还毬,此为歌圩的高潮。双方围坐在相距十多米的八仙桌旁,由还毬方的两名男青年歌手,提着内装毬、糕饼的包袱,边唱边走向对方,唱完上句,将包袱交给对方女歌手,唱下句走回原位。放毬方接包袱后,由女歌手将包袱放在对方男歌手的膝上。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放毬方对歌输后接受毬丝。场外的歌者也自由组合对唱,有时多达一、二十组,歌声此起彼落,形成壮观的歌海。

南宁土地诞

传统的“南宁土地诞”为农历二月初二,俗称“土地节”或“龙抬头”,习惯分为春社和尾牙,内容十分丰富。(一)祭拜土地神。供猪、牛、羊三牲和糯米饭,祭祀土地神,恭迎土地公。(二)安旗召集兵马。这个仪式源于古代战争,竖起旗帜麾集兵马护卫城池百姓。(三)报堂马送请柬。报堂马送请柬恭请各方神圣下赴坛场。(四)庙祝扫楼。做庙会和神诞时,由庙祝净手、沐浴后洒扫坛场,恭候各路神仙到坛。(五)架桥请圣。古时鲁班师傅用桃园洞的千年古树架桥,请神请圣上位,呈现了古人架桥的高超技艺。(六)过火炼。过火炼者把脚放入装有朱砂水的盆中,让道师公用道印在两脚盖上印章,从炭火上走过,除去污秽。(七)满散。在人们表达了消灾纳福的愿望后,土地诞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此外,有些地方还举办篮球赛、奏八音、采茶戏、粤剧、师公戏表演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南宁土地诞承载了人们通过祭祀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真实反映了南宁人民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心态,满足了人们禳灾祈福的心理需求。

南宁花婆节

花婆节根植于花婆信仰,主要流布于南宁各县区,辐射到广西各地市。花婆信仰是南宁先民“花”图腾崇拜的遗风。清人吴大溦认为,“帝”的本义是花蒂,因“帝落而成果,即草木所由生,枝叶之所由发”,为“生物之始”。南宁先民由此认为花是万物之源,在此观念影响下,人们崇拜花,并将其奉为生育神。清·李调元的《南越笔记》记载:“越人祈子,必于花王圣母,有祝辞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盖取诗‘花如桃李’之义。”

南宁花婆诞辰各地不尽一致,据民国刘锡蕃的《岭表纪蛮》记载:“僮(壮)俗祀‘圣母’。阴历二月二日,花婆诞期,搭彩楼,建斋醮。”南宁隆安县以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为花婆诞辰。南宁市郊的平话人聚居地则在农历三月初六举办花婆节。

花婆信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得以传承至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花婆节文化:

1、祭祀仪式。以妇女为主的南宁民众备办祭祀用品到花婆庙供祭花婆神,到野外采花佩戴,以求花婆神赐花送子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2、对歌交友。花婆节这天,南宁各地民众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带上五色糯米饭、五色蛋等食品,到野外采摘山花,对歌会友。

3、师公戏表演。请师公队到花婆庙前表演师公戏,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南宁花婆节体现的是南宁先民对生命的原始探索,是其原始哲学审美意识的反映,承载着壮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基因。以花婆庙为载体,满足了民众祈福、寻求心理慰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