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覃, 勇鸿发布的文章

宾阳“三娘乖”习俗

宾阳“三娘乖”为本地一项民间民俗活动之一,全县各镇(乡)都有流传,自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时期至今已有愈千年的历史。

传说,古代我县有一农家壮族妹仔,排行第三;她天生丽质,禀性聪慧,心灵手巧,故人们尊称其为“三娘乖”,也有叫“密丝姑”、的。据说,三娘是个从天上来到人间投胎的仙女,并说,如今乡间妇女所会做的纺纱织布、绣花绘画、针线剪缝、磨谷椿米、播种插秧编织等,所有的手工技艺和农业生产技能,都是她一手相传授的。在本地那漫长的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农家妹仔长到12~15岁,其母亲或婶嫂便叫她们参加村里的祭拜“三娘乖”活动,目的就是盼望她们嫁人后,能像三娘一样成为一个心灵手巧,勤劳贤慧的有手工技艺和懂农业生产技能的人,做个人家的好媳妇,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祭拜“三娘乖”活动为音乐演唱兼念诵形式,有《请娘歌》、《引娘歌》、《十姐歌》、《赞娘歌》、《传艺歌》、《四季思歌》、《十二更歌》、《诉苦歌》、《散了思歌》、《又称“送神歌”》等共近400行,每一首就是一幅古代农耕时期农家少女田园生活的真实画卷。参拜者为未婚的清一色的少女群体;祭拜日期仅限在每年农历初四至十六晚上;每晚祭拜三批香(只续燃三次香)时间;祭拜地点:众必须到村外某地一个停止使用的旱粪坑去敬请;众请回三娘后,必须抬到早选定某参拜者家一间夫妻未同居过的闲屋(以示少女们之贞洁)然后集体进行祭拜;当晚祭拜完毕又送回粪坑原处,每晚如此,周而复始,按多少人就拜多少个晚上;祭拜最后一个晚上,众少女们比赛吹烤葱和穿花针;谁最先吹响烤葱谁就数最聪明(葱鸣),谁最先以一香火作照明穿过花针耳孔,谁就最先学到三娘传授的手艺,行好运;没有获第一名的胜者,你就等明年再参与比赛了;比赛结束后,众送三娘回原处焚化升天;众回来后会餐(吃素菜米粉)整个祭拜活动就等结束。

横县云表壮族歌圩

有“名驰西北百多里、一支独秀第一圩”美称的云表邓圩歌圩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元宵节举行的传统民间歌圩,它历经几百年延续至今,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形式丰富多彩,在横县西北部及其周边壮族广大地区有着深远影响。歌圩位置原来在邓圩圩背地魁坡往通校椅(旧马路)方向桑园坡及岭丫坡,每到圩期,人们便三五成群自发前来参加对唱(有五言歌、七言歌、陶圩歌等),祝新年快乐,向往美好未来。每天参与人数有几万人,沿路数公里,热闹非凡,场面宏大。自1997年后,歌圩迁往威德庙所在的犀牛岭,同时,解放战争时为国损躯的解放军烈士也集中迁葬犀牛岭。从此,为了同庙旦一起作为纪念,歌圩节就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十九日正旦日那天举行。每年的九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当地及周边县市的各界群众都自发或有组织地云集威德宫庙,开展山歌对唱,同时,还组织舞狮、龙、斗鸡、篮球、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一连数日,人流涌动,犀牛岭一带歌声阵阵,通宵达旦,热闹非凡。人们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邻近县乡的歌迷、歌友、观摩客人也汇集到这里面,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交流信息,倾诉情谊。这一喜闻乐见且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云表邓圩歌圩随着社会发展,山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发展,内容从古代的人类起源、生产力发展、旧社会的反军阀、反内战、抗日救国……延发至今的“歌颂党的英明领导、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党的惠民政策、社会和谐”等等。云表邓圩歌圩是横县壮族民间民俗文化生活的缩影,对弘扬优良民族传统,增强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培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以及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的优秀品质,增强社会凝聚力、丰富和继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军山庙会

军山庙会是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及周边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大型庙会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军山庙会的雏形,原是南宁市周围的群众为纪念明末清初一位农民起义军首领李亚,在军山建庙祭拜。

自明末清初以来,军山庙会的形成过程,历史“轨迹”比较清晰,庙会作为一种纪念农民起义英雄和社会风俗的形成,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起初,军山庙会是以铭感恩人为出发点,只局限于对已故李亚焚香祭拜,今天的军山庙会,已由宗教活动为导引,逐渐融入更多更丰富的内容,除祭拜外,还有舞龙、舞狮、舞麒麟、舞芭蕉香火龙、山歌对唱、演师公戏、斗竹马、放河灯等娱乐活动,现代规模大至10万人次,是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祭祀李亚王、歌唱李亚王,祈求全民平安顺利、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大型庙市,是壮、汉等民族同乐的民间良俗,它集祭祀、娱乐、社交功能于一身,是壮汉多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现,凝聚着宗教、文学、艺术等多种文化形态。

军山庙会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在整个南宁市及其周边地区民俗活动中独占一席,是南宁市及周边地区壮、汉民族古老文化的遗存。保护和挖掘军山庙会不仅对研究壮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对丰富本地区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南宁及周边地区民俗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壮族芒那节

隆安壮族芒那节,又叫“稻神祭”,起源于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桂西南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为内容,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生日举行。

芒那节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它萌芽于新石器时代隆安大龙潭的石铲祭祀活动,与石铲祭祀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是‘那’文化的一部分,而‘那’文化事实上就是指稻作文化。在壮语中,“芒”“那”分别是“神”和“水田、水稻”之意,芒那节即稻神节。稻神祭是一个系列性的稻作祭祀活动,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至七月廿日结束。其中主要有四月初八“求雨”、“祭农具”,六月初六“招稻魂”“驱田鬼”、“请娅王”、七月廿“祭姆王”等六大活动内容。整个祭祀活动以六月初六的“招稻魂”、“驱田鬼”“请娅王”等三个仪式最为热烈、最为隆重,它是整个稻神祭的核心。人们之所以选择六月初六为祭祀核心,原因是农历六月是水稻抽穗扬花的时候,也是一年是否丰收的重要关头,所以远古的壮民族祖先选择稻神娅王的生日六月初六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是借以祈求稻神娅王的保佑。传说在这一天必须祭祀稻神,否则十几天后水稻就会出现空实,不“勾头”结穗。因此芒那节寄托着农民对丰收的期待,是当地一年中十分重要的节日。

壮族芒那节是农耕社会桂西南壮民族的稻作文化生活缩影,对于研究我国桂西南壮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深远的民族学、民俗学价值。芒那节中所表演的师公舞蹈和师公配乐、以及服饰,具有着完善而独特的艺术价值。

上林壮族万寿节

上林壮族万寿节又叫智城万寿节庙会,原是上林县的壮族同胞为纪念万寿公王的功德,于其诞辰之日——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日在智城举行的立庙奉祀仪式。延续至今,万寿节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了上林壮族同胞纪念万寿公王、积德行善、敬老爱幼、静心修身、寻求和谐、祈求健康长寿的一项民俗活动。

上林壮族万寿节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祭祀、文武场八音演奏、师公戏、文艺演出、山歌对唱、舞龙、舞狮、求签、抬神出游、送花求子、驱邪除恶,保佑百姓节后聚餐等。近几年还增加了向老人发放慰问品,向家庭和睦、行善积德、贡献突出的先进个人作表彰、发奖金等环节。

每年万寿节临到,智城区域各村都会召集开会,筹备策划万寿节的各项工作,并落实各组具体分工。初十晚上,在智城庙前举行师公戏、文艺演出、山歌对唱等活动;十一日早上,喇叭高鸣,舞狮队、腰鼓队、八音队在现场巡游,奏乐闹场;上午10点举行壮族三献礼的祭祀仪式:各村派代表陪主祭,祭品有三牲、五贡、糖饼果酒茶、唱读祝文。三献礼之后,上林壮族万寿节才算正式开始,这时文艺演出、山歌表演、抬神出游、八音演奏、舞伴、卫士随行、舞龙、舞狮等多项活动同时展开,现场场面宏大、隆重,气氛十分热烈。万寿节的最后是聚餐,各村壮、汉、苗、瑶兄弟,不分男女老少,十人一席,举杯痛饮,分享大家从自家带来的五色糯米饭、粽子、糍粑、各色菜肴等,欢度这个难忘的节日。

除了上林本地的群众外,附近的市、县如来宾、宾阳、马山、忻城县的群众也都慕名而来,参加上林壮族万寿节,观看系列民俗活动。

上林壮族灯酒节

上林壮族“灯酒节”在先秦时早已出现,到唐朝时已于民间广为流传,从刻于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的《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宗庙嘉存,世世相习”中可见这一世代沿袭的民族传统壮族灯酒节祭祀盛行的区域仅偏于广西环大明山一带。壮族“灯酒节”,即“丁酒节”它是远古义系社会的产物。

上林古壮语“灯”与“丁”同音,“灯”有“光亮”“照这前程”之意,故而即使后来“灯”与“丁”读音上发生了变化,上林人仍遵古而含之。“丁”在古代传指男丁,壮族“灯酒节”也就是“男丁的节日”。壮族“灯酒节”是一年中的第二个传统节日,它与春节仅隔十天,是夏历一年中的第二个十日里的第一日,即正月十一日,这天天一亮,上年新生头胎男儿家长便献上公羊一头(或猪头一个),猪肉两斤,甜酒一罐,以及粽耙、米花、糕饼等物,二孩以上的可将羊换成猪头或奄鸡送到指定地点,社头便组织杀猪宰羊烹鸡煮饭,而后组织本社(一般小村、一村一社坛,大村一村按地段划分为几个社坛)人员,按传统“三献礼”唱祝辞的仪式举行隆重祭祀活动。祭祀目的有二,一是祈求土地社稷神灵保境安康护民,保境内风调雨顺,人财六畜兴旺,二是新丁家人拜谢社稷社王赐福添丁添口。祭祀礼毕,社头将羊头及羊后身一甲(献鸡的将一只鸡腿)退给新丁,用以供奉祖先,而后全社会餐。一般会餐前还集中由头人讲话,内容一般有五,一为再次公布新丁名单,注入新丁簿中;二是公布本节收支帐目;三是公布来年灯酒轮值掌簿人名单;四是总结本社一年来情况,鼓励大家再接再励,共同奋发向上;五是作出修桥补路兴办公益事业的建议和决定,随后进餐共饮。席罢由主持人组织敲锣打鼓慰问祝贺新丁,给新丁发红包,祝新丁健康成长,聪明成才。而后敲锣打鼓将新丁簿送到新掌簿人的家中上香供奉。

解放以后,部分地方也允许妇女参加壮族灯酒节祭祀和聚餐活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部分村庄也吸收新生女婴为“新丁”称为“女丁”,共同列入新丁名册,一起举行祭祀活动。次日,即正月十二日,新丁户举行散羊头仪式,即请外公外婆和兄弟姐妹等至亲前来庆贺杀鸡杀鸭,共同分享上一天祭祀社坛退分回来的羊头、羊肉等物。非新丁户即集中进行修桥补路等公益活动。

壮族亥日

隆安县壮族“亥日”圩场是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以猪、牛、马等牲畜交易为主的传统大圩日,每次“亥日”圩场赶圩的人多达三四万,这是桂西南地区较大的传统牲畜交易圩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隆安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与稻作文化相关的习俗活动。除本县各乡镇群众赶集外,邻近县如平果、田东、田阳、那坡、靖西、德保、云南、大新、武鸣均有客商来赶集,批发、购买产品,远至广东、云南、贵州甚至越南、泰国也常有人往来做生意,商贸极为活跃,上市物品繁多,应有尽有,尤其是猪、马、牛、羊、农具、嫁妆等,各类禽畜物品交易划定区域,如生活用品在圩的中部,农具嫁妆类位于圩的北部,禽畜交易在圩场的南部。“亥日”这一民间集日,自明清时起逐步演变成为桂西南最大的禽畜专业交易市场之一。

据隆安县志记载,早在明清时南圩就是当地的主要圩市之一,12天一“亥”的南圩壮族“亥日”,是根据时辰节令、天干地支等决定的。南圩的壮族“亥日”由天等县的“亥日”派生而来。当时一些商贩在天等“亥日”交易过后,在赶着猪牛羊返回途中经过南圩,因连续走了两三天的路程,人畜疲惫,便在南圩市市集旁的树荫下歇息。当时正值南圩圩日,赶圩的群众误以为歇息的商贩是赶着牛羊在这里交易的,便上前与之交易。商贩们见在此交易有利可图,喜出望外,每次到天等赶“亥”,归来途经南圩街时都有意在此停留,与群众进行交易。和一般的日常交易市场不同的是,“亥日”里猪牛的交易不用称,大家公开评估、按膘论价,买卖双方全凭眼力进行挑选和评估,判断这牛的年龄、重量,皮多大,值多少钱,瘦肉多还是肥肉多,甚至还能判断出牛的脾气、性格、干活的力气等。

随着更多商贩的加入,“亥日”交易量不断攀升,当地群众称与这些商贩的交易日为“亥日”。牲畜交易数量的不断上升,带动了诸如饮食、住宿、农具等相关贸易的产生、繁荣,种牛比赛、斗羊、斗狗等一些相关的文娱、竞技活动也相继产生。

那桐壮族农具节

那桐镇位于隆安县东南部,是一个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大镇,素有“隆安粮仓”的美称,那桐街是那桐镇唯一的集市地点,也是那桐壮族农具节的发源地和举行地。

那桐壮族农具节,原名浴佛节(也称沐佛节)。据传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那桐地区遭连年大旱,民不聊生,为求天降雨露,民众便于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之日)在那桐街三界庙设坛打醮,虔诚礼拜佛祖,活动结束后天果降大雨。是年,那桐地区风调雨顺,粮食喜获丰收,群众对佛祖心存感激,就决定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四月初八”浴佛节,以后每年都举行感恩祈福的庙会活动。因为农业是那桐主要赖以生存的产业,在赶庙会时,有些村民便顺便捎上自制的农具去出售,销路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农具市场。1965年,当时的乡政府根据其节日期间集市、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摆卖农具的特点,把浴佛节更名为那桐壮族农具节。

那桐壮族农具节是隆安县的一个传统民间文化节日,从形成至今已有300多年悠久历史,在隆安县境内家喻户晓,并以独特的商业魅力享誉周边县市。从当初的为农业生产求雨祈福逐渐发展为现在集民俗文化、商贸和文娱活动为一体的那桐壮族农具节,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集中体现了壮族先人的聪明与才智,不仅是稻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的体现,它的形成与发展对隆安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横县炮会

横县炮会又称百合镇葛麻炮会,旧时称炮期、十六炮会,自明代中期起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葛麻村、武留村为中心,并广泛流传于周边乡镇的一项大型群众性传统民俗活动,是汉、壮民族文化融合共生的民族民间节庆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举行,期间周边村屯、乡镇的壮汉民族群众都聚集葛麻村一带举行盛大的炮会活动,其时龙狮共舞、锣鼓喧天、炮竹齐鸣,争抢炮王,场面非常热闹,每年观众达数万人。

炮会的产生在历史上源自本地关于“万寿公化鸭救护明朝将领黄琼公”、“观音降妖护龙”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特别是“观音降妖护龙,造福民众,后来村民放炮接送龙福以示纪念”之说便是炮会产生的直接原因所在。

炮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走龙放炮,这种炮会形式相隔3—5年才开展一次;另一种是一年一度开展的不走龙放炮形式。走龙放炮炮会队伍一般由龙狮队、炮仗队、锣鼓队、喇叭队、道教队约一两百人组成。主要仪式有接龙福、拜祭(社公、祠堂)、放炮、聚餐等。不走龙放炮形式的炮会,又称广场炮会,一年一度举行,这是为了纪念观音灭妖护龙的炮会。这种炮会就是在村里广场等空旷地里放炮,其程序与走龙放炮有所不同,广场放炮是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止,以各大房姓氏为单位,一般要经过巡游全村、祭拜社庙、放炮等仪式以及龙狮闹场、文艺演出、武术表演等各项文体活动。

炮会最有特色的是祖传制作的“地冲炮”,这是一种体型巨大的大花炮。不论年代远近,炮会的放炮形式和种类变迁,仍必须以“地冲炮”为中心,地冲炮燃放一般三响,一放降妖,寓意风调雨顺,二放拜地,寓意五谷丰登,三放拜观音,寓意平安吉祥、丁财两旺。

横县炮会在广西各地的舞龙中独树一帜,通过炮会民俗活动的开展,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和完善广西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发展,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是研究中国龙文化不可多得的光辉的一页。

宾阳游彩架

宾阳游彩架于清代从广东佛山传入,初传入时谓“游色架”,俗称“游彩架”,简称“彩架”,一般于春节期间举行,它是宾阳县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项目。它以木或铁质制板桌为载体,采用内外技巧与造型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一组5至6岁之金童玉女巧妙装扮,固定在方桌板的上、中、下,左、中、右不同位置上,为人们展演一组古今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造型,是一种采取内外技艺相结合的造型艺术。

据宾阳县新宾镇三联社区外东街李若珠家第四代后裔李十三公与社区老艺人口述:清代广东佛山武举人李若珠,娶今新宾三联社区外东街人谭氏为妻;李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间,从佛山迁移至新宾与妻定居,次年春节期间,李将彩架制作技艺传授与当地。当年,李亲自设计制作了“拾玉镯”“双卖武”“梅鹿镜”“湘江大会”等4台彩架上街游行表演。由于其展示历史正面人物的社会意义、令人叫绝的技艺以及观赏性,大受人们欢迎,此后游彩架便在宾阳代代传承,沿袭至今,虽历经100多年历史,仍传承不衰。

宾阳游彩架历史较悠久,制作技艺高超,声名远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得到宾阳县委、县政府以及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与广泛参与,在节日庆典的日子里,年年都举办游彩架表演活动或应邀组团到外地进行游彩架表演,使游彩架传承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对外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曾应邀参加1992年举行的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1999年赴海南参加椰风集团狂欢节,2006年参加在广东番禺举办的全国彩架表演比赛,获全国十佳入围奖,同时受邀参加了八桂狂欢旅游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谐南宁•欢乐绿城”大巡游、来宾县法国狂欢节、浙江省温州迪尼斯乐园展演等表演活动。所到之处,均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这些表演活动使游彩架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