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


上林壮族师公戏

林壮族师公戏是一种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壮族山歌为主要语言形式、配以壮语套白和身段动作来展开和表现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在清朝民国时期盛行。其特点是以壮族民歌音乐和曲牌为基础,具有唱词、唱腔和舞蹈,并沿用小型锣、鼓、弦琴、笛子等乐器为伴奏,极少对白,一般没有固定表演形式。其代表性剧目一般以歌颂历代宗教祖师的业绩或表现现实生活为主,如《万寿公王》、《毛鸿》、《舜儿》、《胭脂》、《...[阅读全文]


南宁平话师公戏

“师公”是“傩”之流,流布于广西各地,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到明清朝代,“师公”在桂林、柳州、南宁和钦州就有演唱。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师公用不同的语言唱“尸”、“跳岭头”,在广西非常兴盛。广大的农村、庙宇便是师公演出的重要场所。 “南宁平话师公”在广西流布甚广、岁时庙会在南宁以及崇左、百色、钦州都有演唱。表演和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色。演唱、傩舞、锣鼓风格保留古朴风味。...[阅读全文]


上林傩戏

上林傩戏是流传于上林县白圩镇一带的传统戏剧,也叫白圩傩戏,它在明代时已有演出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自北方的古傩戏,由于历史上大量的北人南下,一部分人定居上林,将傩戏带到了上林白圩一带,并与当地的一些宗教、祭祀等活动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上林傩戏。 上林傩戏表演要严格遵守一整套行规,每次表演要举行祭仪,在表演时演员头戴面具,背插靠旗,手执刀、枪等兵器,用锣、鼓、钹、二胡、笛子乐器伴奏,“缚...[阅读全文]


邕宁壮族采茶戏

起源于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的邕宁壮族采茶戏,是壮、汉两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碰撞而产生的优秀民间文化之一。 据传,明末清初之叶,当时尚属南蛮之地的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因其土地之肥沃,气候之温润,吸引不少民族迁徙于此。其中,宁姓者为汉族,从广东迁入;滕姓者为壮族,从百里之外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迁入。岁月悠悠,数百年间,两民族在此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两种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融,产生了独特的岭南民间文化-壮族采...[阅读全文]


横县壮族采茶戏

横县壮族采茶戏属桂南壮族采茶戏的一种,它广泛流传于广西横县的六景、峦城、南乡、百合以及相邻的宾阳、邕宁、灵山、钦州等广大地区,于清代从江西赣南经粤北传入,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横县壮族采茶戏亦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是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横县壮族采茶戏有开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红茶等10多种表演形式。所演唱的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其角色分...[阅读全文]


宾阳师公戏

师公,源于古代巫觋,今学者谓之“傩”本地俗称“巫公”或“鬼公”,今人称“师公”。 据本县佛、道、师老艺人回忆追溯,师公自唐代就流入本地,最初仅为民间主事驱邪避疫仪式法事活动。 师公,在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传承发展了傩,古傩在先前驱邪避疫仪式时,只舞不唱,民间谓之“跳神”或称“跳鬼”。明《宾州志》载:“本地疾病跳鬼不服药”。在今师公主事“三日平安清”仪式的“  船科”之“逼油净宅”科目中,当师公将油...[阅读全文]


丝弦戏

宾阳丝弦戏又称“宾州戏”、“司弦戏”。据本地艺人追忆,在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前后,由湖南一位姓白的师傅将丝弦戏传入宾阳。他初在新宾三联街传教出一个科班,班名“鲁班班”,后又到新桥尚武街传授第二个科班,班名和班主均已无从考证。据新桥尚武街一名叫廖四五班主的女儿廖珍(1905年出生)说,她家自祖父起代代唱丝弦戏,其父廖四五年少时常随其祖父到外地演戏,17岁就登台扮演旦角;同治十一年(1872)戏...[阅读全文]


广西粤剧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这里山青水绿,河流纵横,沿边靠海,境内的西江、邕江似一条条纽带使广西与外界有了密切的联系。 粤剧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区,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明万历年间,就有戏班在广西梧州演出。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粤剧演出在广西非常兴盛。西江流经的主要码头成了粤剧演出的重要场所。     广西粤剧的舞台表演和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色。流行地区在地理上和...[阅读全文]


邕剧

    邕剧是广西南宁独有的稀有剧种。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邕剧起源至今约200年,曾流传于广西南宁左右江及广东、下四府一带,覆盖云南、贵州等省,远至越南、柬埔寨等国。邕剧属皮黄声腔系统,声腔导源于湖南,旧时习称为广戏、老戏、本班戏、本地班、五六腔等,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一带,且用邕州(南宁的古称)官话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邕剧。邕剧表演粗犷...[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