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非遗名录

非遗名录


壮族嘹啰山歌

壮族嘹啰山歌属二声部壮语山歌,主要流传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新江、那楼、百济一带的壮族地区,因其以“嘹啰” 为固定歌头开唱而得名。嘹啰山歌内容丰富,歌词随性而兴。近年来,嘹啰山歌多为农村农民传唱,主要用于宣传社会主义建设及党的中心政策。 嘹啰山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被称为“千年古调”。传说古代有一勒(女青年)抛鸡选婿。想得到鸡这一爱情信物的后生都盯着彩台,狂呼疯喊:“嘹啰”、“嘹啰”(“看”的意思,也有...[阅读全文]


壮族八音

壮族八音是流传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那楼镇、新江镇、中和乡、百济乡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吹打音乐。壮族八音在南宁市邕宁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的婚嫁、祝寿、新居落成、迎宾等喜庆活动,一般都离不开八音的演奏,以增加活动的热烈气氛。 由于邕宁地处珠江流域中段,水运方便,常有商贾往来,在今邕宁区蒲庙镇五圣宫一带落脚歇息,促进了岭南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邕宁壮族八音就是在这样一个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情况...[阅读全文]


壮族传扬歌

壮族传扬歌是壮族民间伦理道德长诗的总称。起源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形成于明清,流传于广西马山、上林、忻城、武鸣、都安等县。在民间古壮字手抄本中一般写作《壮族欢传扬》,壮话叫Fwencienzyiengz(fw:n1ɕi:n2ji: ŋ2),意思是传播弘扬伦理道德的歌。它以格言、名言、谚语及俗语连缀创作而成,通过哲理性的语言,揭露统治者、剥削阶级的不公道行为,论述做人的道德规范和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如何...[阅读全文]


良庆壮族嘹啰山歌

南宁市良庆区是一个壮族先民世代聚居、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区。良庆区的壮族人民一直保留着唱山歌的习俗。良庆壮族嘹啰山歌是流传于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邕宁区等地壮族民间的一种歌谣,源自良庆区壮族村寨曾经流行的一种抛鸡选婿风俗。嘹啰山歌在良庆及其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其中,良庆区所辖的那马镇、大塘镇、那陈镇、南晓镇等5个乡镇是这种山歌的最主要的流传区域。 良庆壮族嘹啰山歌是壮族民众“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主...[阅读全文]


南宁民谣

南宁民谣是南宁人民创作、吟诵、口传心记的民间口头文学,它广泛流传于南宁市六县六城区,它真实地反映了南宁人民劳动、生活、习俗、时政和思想感情,它是南宁历代民间社会生活的鲜活见证。 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南宁古称邕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长期以来,壮、汉、苗、瑶、侗等多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南...[阅读全文]


白话童谣

白话童谣是白话人的口头民间文学,是白话地区儿童的文化魅宝,主要流传于广西白话地区。广西属沿海省份,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气候湿润温热,十分宜居。 白话童谣的产生历史因缺少史料记载,已无法考证,但基于童谣的产生是以语言为基础,因此与白话的产生发展历史相近。白话是成熟于晚唐西江土著乌浒—俚僚(现壮族祖先)消融于汉族时的一种语言,是中古汉语与西江土著语结合的产物。白话发展历史悠久,是广西最通用的语言之...[阅读全文]


南宁五象传说

南宁,古称邕州,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南宁别称“五象城”,因五象岭而得名,五象岭的五个山头貌似五头大象,从西到东依次排列。 南宁为河谷盆地,海拔不高,植被茂盛,水源充足,而且“四时常花,三冬不雪”,境内广布着野象喜食的野芭蕉等瓜果类植物以及草、竹等植物嫩叶,适合大象生存。 五象传说起源于古代南宁人民驯象、养象时期,最迟于明代就已产生。流传的核心区域在南宁市良庆区...[阅读全文]


壮族信歌

壮族信歌,是指流传于壮族民间、用方块壮字写成的歌体书信, 在广西马山县及其周边的武鸣、平果、上林、宾阳、忻城、都安、大化等县具有久远的流传历史。这一区域多石山和丘陵,地形多样,河流纵横,资源丰富。由于人群流动频繁,壮汉文化交流非常密切,壮族信歌成为当地人民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 《壮族文学发展史》在介绍《特华之歌》时指出,信歌是壮族的“民间习俗,凡遇不平之事或有什么要对众人说,便编成歌,用古壮字记录...[阅读全文]


妈勒访天边传说

《妈勒访天边传说》发源于邕江、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在广西南宁、百色、崇左、河池市等壮民族聚居地区流传,至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 传说在很久以前,壮族先民们在寒冷和阴暗的山谷中渴望能拥有光明和温暖,期盼去寻找到天边的太阳。老人说:“让我去吧,我们饱经沧桑。”青年人说:“让我去吧,我们的腿比马蹄强壮。”孩子说:“让我去吧,我们以后的日子最长。”一位年轻的孕妇挺身而出:“请让我去吧,也许我走不到那...[阅读全文]


宾阳“老窍”故事

宾阳“老窍”的故事,为民间曲艺,属口头文学,其与任何一种民间文学艺术,有着不一样的特殊传播方式,即:讲述者不限文化程度,不限任何职业人群,不限年龄老少,不限性别男女,只要他懂得“老窍”一个故事就可以对人讲述;讲述不限时间、地点,不限听众多少,随时随地都可讲述。“老窍”的故事流传全县各地城乡社区农村,地域广阔,历史悠久。 “老窍”的故事,是本地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典艺,故事大部分内容取...[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