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非遗名录

非遗名录


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是武鸣壮乡的传统节日,因以唱歌为其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得名。壮族三月三,汉文记载最早见于南朝。自古以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武鸣当地群众都会设宴邀请亲朋好友,酒足饭饱后,便在自家庭院或小河边、山坡和草坪上唱起山歌,互问互答,形成了三月三歌圩。每场歌圩聚集数千或逾万人参与。人们在歌圩上既可“以歌代言”会友,壮族男女青年可以歌谈情说爱,觅到爱侣。 歌圩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家歌圩”,在家里举行,...[阅读全文]


宾阳炮龙节

宾阳炮龙节是宾阳县一带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它是当地人们通过舞龙祈求平安吉祥的盛大节日,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五举行。宾阳炮龙节始于宋朝皇祐年间,发展、形成于明朝,成熟于清末民国及现代,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据传:宋朝的皇祐年间(公元1052年),皇朝令狄青大军赴广西征剿。但狄军征战至宾阳的昆仑关时,由于隘险,狄军屡攻不克,当时正值农历元宵节,狄青为了麻痹对方,便下令驻扎...[阅读全文]


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源于南宁市马山的县加方乡、古零镇、古寨乡、里当乡,自古以来当地群众称壮族三声部民歌为“欢哈”(汉译意为“合声”山歌),据学者推断,壮族三声部民歌最早出现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 壮族三声部民歌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调。其结构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歌词一般是五字四句和...[阅读全文]


广西粤剧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这里山青水绿,河流纵横,沿边靠海,境内的西江、邕江似一条条纽带使广西与外界有了密切的联系。 粤剧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区,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明万历年间,就有戏班在广西梧州演出。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粤剧演出在广西非常兴盛。西江流经的主要码头成了粤剧演出的重要场所。     广西粤剧的舞台表演和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色。流行地区在地理上和...[阅读全文]


邕剧

    邕剧是广西南宁独有的稀有剧种。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邕剧起源至今约200年,曾流传于广西南宁左右江及广东、下四府一带,覆盖云南、贵州等省,远至越南、柬埔寨等国。邕剧属皮黄声腔系统,声腔导源于湖南,旧时习称为广戏、老戏、本班戏、本地班、五六腔等,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一带,且用邕州(南宁的古称)官话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邕剧。邕剧表演粗犷...[阅读全文]


壮族歌圩

    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后裔,自古以好歌、能歌著称。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唱歌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在各地有不同的称呼,流传于广西9个市,53个县(市)、区。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阅读全文]


壮族百鸟衣故事

     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是从元朝时候就开始盛传在以南宁市横县校椅为中心的广西壮族民间中的一个具有百越民族特色、广为人知的民间故事。故事通过对一对顽强不屈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的描述,反映了壮族人民生活中的悲苦和欢乐、反抗压迫者的斗争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与产生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众多民间故事一样,该故事宛如一幅斑斓的画卷,形象而真实地展示着壮...[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