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非遗名录

非遗名录


构树手工造纸技艺

构树手工造纸技艺是流传于隆安县南圩镇联造村及周边一带的家族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靠祖辈相传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该村曾被誉为“造纸村”,产品远销南宁、百色、云南等地,最远曾经到达越南等国。 采用构树造纸,是当地民间的一种因地制宜的土法造纸技术。其主要原料是构树皮和米呺(当地土壮话,一种具有粘胶的野生植物),生产出来的纸当地人称为“纱纸”。构树皮造纸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分为采料、晒干、泡料、染料、磕料、...[阅读全文]


红良打铁技艺

红良打铁技艺是流传于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一带的家族式壮族民间手工技艺, 靠祖辈相传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被誉为“铁匠之村”。 红良村壮族手工打铁历史源于清道光年(约1828年)间,当时年青力壮的外乡人林宽瑞逃难落脚红良村,为了维持生计,他自制煽火木风箱、火炉,靠捡回零星破碎的废铁开炉炼铁制作铁钳、铁锤、铁砧等简陋工具,土法上马操起手工打铁业,开始制作剪刀、锥、铁钉、活页、锅铲、菜刀之类的家庭用具拿到...[阅读全文]


壮族五色糯米饭

壮族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壮族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民寄祈幸福、美好、和谐、吉祥、如意的象征,是壮族三月三、清明节传统的节日喜庆特色招待食品和独特供品,是壮族人民过着五谷丰登火红日子的写照。 壮族民间制作五色糯米饭分为五种不同颜色:红色多用红兰草或大红叶、什锦叶的汁染成。黄色多用黄姜或黄花(中草花)汁染成,紫色用紫兰藤汁染成,黑色用枫树叶又称乌...[阅读全文]


壮族服饰制作技艺

壮族服饰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载体,是壮族族群的表征,对了解壮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974年,在平南县石脚山遗址出土两件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说明原始社会末期壮族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壮族地区就有了麻布。至汉代壮族先民已人工种植麻。清代,壮族地区棉织业进入繁荣时期。《皇清职贡图》有壮族服饰的记载。壮族服饰出现的历史久远,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包括首服、身服、足服在内的一整套独特...[阅读全文]


南宁老友粉

老友粉又称老友面,是南宁及周边地区最受欢迎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是南宁传统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鲜辣、汤料香浓,具有开胃解腻、驱风散寒、通窍醒脑的独特功效,被誉为“南宁人的早餐”。 老友粉的历史,源于一段如其本身那样有滋有味、流传颇广的故事。据传,20世纪初,邕城市中心的一帮友仔天天到市一家茶馆喝茶聚会。有一天,其中的一名好友患了重感卧床不起,后得益于茶馆老板特制的老友面解除了病痛。这名好友为了感谢...[阅读全文]


壮族迪尺

“壮族迪尺”是壮族人独有的一种体育竞技活动,主要活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地处中国南部,温暖湿润的气候、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独具魅力。而广东、云南等有壮族分布的地区也普遍存在这项活动。 “壮族迪尺”(“迪”为壮语的译音“打”)又名“打鸡头”、“打勒则”,是壮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这项运动来源于壮族人的狩猎传统,远古时代,木棒是人类的主要工具,人类用木棒打野...[阅读全文]


壮族斗竹马

壮族斗竹马,就是站在用竹子制成的“马”上进行比赛的一种群体性壮族民间体育竞技活动,其意为斗志、斗勇、斗强、斗胆的意思,主要流传于青秀区长塘镇及邕宁、良庆等周边地区,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重大节假日举行。 壮族斗竹马活动历史悠久。相传,明末清初,明军在广东被李自成的部队打败,之后被赶到广西长塘,败军到处掳掠扰民,人们不得安生。其时有一个名叫李化龙的天堂村村民组织民团训练,用竹木做武器,练习于长塘三皇岭...[阅读全文]


壮族香火球

香火球,是流传于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大塘镇及钦州市的小董、那蒙、大寺、长滩、新棠一带的一项壮族传统民间体育竞技活动,起源于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古元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香火球的来历,还有一段为人们世代相传,内容凄美的故事:三百多年前的古元村,渺无人烟,因长有许多高大的苦楝树而得名“古楝”。建村伊始,人们种植的农作物面临与禽兽争食的现实。有时眼看丰收在望,却因守护庄稼时稍有懈怠,就被鸟鼠抢食一...[阅读全文]


壮族抢花炮

壮族抢花炮是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以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的最为驰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二月初二,为盼望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杀猪宰羊,抬着全猪、全羊到土地庙和龙王庙祭祀土地神、龙神,此时便以抢花炮这一民间体育活动为主,佐以吹打八音,舞龙狮、龙灯、唱大戏(后来还渐渐加入了武术表演、民间绝技表演、篮球、拔河等体育比赛项目,甚至地方小吃、商品交流),而后饮酒欢宴,热闹一番...[阅读全文]


南宁平话师公戏

“师公”是“傩”之流,流布于广西各地,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到明清朝代,“师公”在桂林、柳州、南宁和钦州就有演唱。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师公用不同的语言唱“尸”、“跳岭头”,在广西非常兴盛。广大的农村、庙宇便是师公演出的重要场所。 “南宁平话师公”在广西流布甚广、岁时庙会在南宁以及崇左、百色、钦州都有演唱。表演和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色。演唱、傩舞、锣鼓风格保留古朴风味。...[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