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后裔,自古以好歌、能歌著称。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唱歌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在各地有不同的称呼,流传于广西9个市,53个县(市)、区。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活动,经不断演变成为以歌唱爱情、向往美好生活为主的男女追逐对唱的歌圩。歌圩从原始社会起源到今天,经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乎全过程,其历史十分悠久。
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尤以农历三月初三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八、九月份,尤以中秋节为多。
歌圩以壮族歌谣文化为主体,兼有戏剧、曲艺、体育等文化,还有民间信仰文化。从歌谣的内容考察,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哲学、伦理道德、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
从民国时起,歌圩曾被视为“唱风流歌”、“伤风败俗”而受到的禁止。新中国成立后,歌圩又有所兴盛,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又遭到禁止。“文化大革命”期间,歌圩活动销声匿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歌圩又得了到恢复和发展,文化部门开展了对歌圩的调查和研究,一些地方民间或政府举办山歌比赛和歌手学习班,培养了一些歌师和歌手,这对保护、传承歌圩山歌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歌圩具有举办时间与地点的相对稳定性、历史的悠久性、影响的深刻性、群众性的广泛性、文化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文化形态的原始性和文化传承的连续性,饱含着了解和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精神文化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