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这里山青水绿,河流纵横,沿边靠海,境内的西江、邕江似一条条纽带使广西与外界有了密切的联系。
粤剧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区,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明万历年间,就有戏班在广西梧州演出。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粤剧演出在广西非常兴盛。西江流经的主要码头成了粤剧演出的重要场所。
广西粤剧的舞台表演和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色。流行地区在地理上和古代下四府接近,又称下四府粤剧或南派粤剧。表演风格古朴粗犷。武打出自南拳套路,实用简练,讲究硬桥实马,与其他剧种迥异,而许多身段、造型以至出手等都来源于桂西南一带壮、汉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舞蹈、武技和造型。
“变脸”、“耍牙”、“跳台铲椅”、“吊辫”、“过山”、“吐血”、“三上吊”、“踩跷”、“甩发”等武功特技展现了广西粤剧的特点。
粤剧的音乐唱腔抒情性强、婉转华美;其伴奏音乐突出大锣、大钹、锁呐,声音高亢激越方圆数里可闻。
常演的剧目和排场有:《西河会妻》、《目连救母》、《七状纸》、《芦花河》、《杨八姐搬兵》、《拦马过关》、《李槐卖箭》、《打闭门》、《大过山》、《五台会兄》等。这些剧目能够非常鲜明表现南派粤剧的特点。
粤剧在广西已不是汉族独有的戏曲艺术形式。少数民族的艺术家也参与到发展与丰富之中。目前从业者不少是少数民族。并且粤剧还进行过用壮语演出的尝试。服务壮、汉、瑶等民族,是广西粤剧的一大特色。
广西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联系东盟的桥头堡。在文化上对东盟国家特别是当地的华人起着重要的影响。粤剧成了联系东盟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