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源于南宁市马山的县加方乡、古零镇、古寨乡、里当乡,自古以来当地群众称壮族三声部民歌为“欢哈”(汉译意为“合声”山歌),据学者推断,壮族三声部民歌最早出现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

壮族三声部民歌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调。其结构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歌词一般是五字四句和五三五言六句式,有严格的腰脚韵。

壮族三声部民歌,被称作壮族民歌的“活化石”,它的发现,推翻了国外某些专家关于“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所谓定论。1981年,壮族音乐家范西姆在马山县采风发现壮族三声部民歌,并发表了发现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调查报告后,在世界音乐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国的《华侨周报》转载后,壮族三声部民歌更在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经普查,壮族三声部民歌目前分布的密集地区是马山县加方乡、古零镇、古寨乡、里当乡;上林县的镇圩乡、西燕镇、塘红乡;忻城县的北更乡、遂意乡、古蓬镇;都安县的龙湾乡、菁盛乡、拉仁乡;大化县的贡川乡、共和乡等地。壮族三声部民歌主要传唱于壮族社会的生活生产、交往娱乐、恋爱、婚丧和娱神等过程中,其中用于婚嫁、丧葬、娱神等仪式尤为庄重。

多年来,壮族三声部民歌多次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演出,并到日本韩国埃及芬兰等十余个国家进行表演,深受好评。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