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信歌

壮族信歌,是指流传于壮族民间、用方块壮字写成的歌体书信, 在广西马山县及其周边的武鸣、平果、上林、宾阳、忻城、都安、大化等县具有久远的流传历史。这一区域多石山和丘陵,地形多样,河流纵横,资源丰富。由于人群流动频繁,壮汉文化交流非常密切,壮族信歌成为当地人民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
《壮族文学发展史》在介绍《特华之歌》时指出,信歌是壮族的“民间习俗,凡遇不平之事或有什么要对众人说,便编成歌,用古壮字记录在纸上(民间称为歌书),拿到村边或人们常聚集的地方张贴,或寄给亲人、朋友……因是以歌当信。”
壮族信歌最晚产生于清代,与思恩府的统治有密切关系,是土著文化和流官文化、口头传统与书面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壮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反映。信歌最长的有400多行。其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一是反映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如“耙田盼下雨,怕天不如意”、“八月谷穗垂,才想起筑坝”等;二是表达青年男女互相爱恋的情怀,在传统壮族社会,青年男女从相识到交往,再到深交,然后定情、定终身、成婚,都可借助信歌来传情达意,表达炽热的情感;三是倾诉生活中的苦难。
信歌既是信,又是歌。因其既具有信函的称谓和寄发对象,又以歌代信而保留着歌谣的形式特点。句式结构有三种:一是五言四句头,容易口头传唱;二是五言八句勒脚体,可反复细读,加深印象;三是被称为“三顿欢”的十二句勒脚体,抑扬顿挫,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信歌向特定的人倾诉,表达一种感受,反映了壮族民众的心态和内心世界,也折射出汉文化的强大辐射力及汉文化向南方少数民族传播的历史过程。其作为壮族民间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