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嘹啰山歌

壮族嘹啰山歌属二声部壮语山歌,主要流传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新江、那楼、百济一带的壮族地区,因其以“嘹啰” 为固定歌头开唱而得名。嘹啰山歌内容丰富,歌词随性而兴。近年来,嘹啰山歌多为农村农民传唱,主要用于宣传社会主义建设及党的中心政策。
嘹啰山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被称为“千年古调”。传说古代有一勒(女青年)抛鸡选婿。想得到鸡这一爱情信物的后生都盯着彩台,狂呼疯喊:“嘹啰”、“嘹啰”(“看”的意思,也有笑的意思)。当即有歌师以“嘹啰”编唱为歌,因而产生了固定的歌头是“嘹啰”的山歌。从古至今,邕宁区新江镇的壮民凡是节日、婚嫁、生日或庆典都喜欢即兴而歌,以对唱嘹啰山歌为娱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嘹啰山歌也被注入了时代气息,被人们用来歌唱人间美好的亲情、爱情以及田间劳作的乐趣和丰收后的喜悦,歌颂党和政府的政策给壮族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壮族嘹啰山歌用壮话演唱,歌词多为七言四句的“四三”格式,形式上可以二人对唱,或者多人对唱,演唱时,先由歌师唱“嘹”,表明音高与节奏,伴唱者跟随落音唱“啰”,表示呼应,然后合唱。有时还以吹木叶伴奏。
在当地壮话中,嘹啰山歌叫“加”,主要有“加喏”(即嘹啰)“加曲巧”“加衣嗳”“加特”“加三乡”“加华乐”“加山”“波罗喝”等多种曲调格式。嘹啰山歌是壮族山歌唱“加”类中的“加曲巧” (老嘹啰山歌)分支出来的壮族二声部山歌,属支声复调,在唱法上均以“嘹啰”两字为固定歌头,歌词讲究平仄,讲究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饰手法,富于情致。演唱时,用本地壮话加上一定的音乐格式“嘹啰”调,让人回味无穷。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