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壮族山歌

武鸣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武缘县图经》记载:“答歌之日,武缘(今武鸣县)仙湖,廖江二处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至初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解放前编写的《广西边防纪要》记载:“沿边一带风俗,最含有人生意义的,则为歌圩。”其中就是描写了武鸣县陆斡、马头、小陆、包桥、灵马、王桥、方合等一带的歌圩上人们通宵达旦唱山歌的情景。武鸣人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将壮族山歌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进行继承、巩固、提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歌艺术。壮族山歌已经是武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随着历史社会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截止80年代,我们普查出的山歌共有36种,这36种山歌中因地域环境,地域人民的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的差异形成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区域的山歌类别。

武鸣壮族山歌具有壮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研究壮民族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考究价值,不仅弘扬了壮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发掘、抢救、保护与传承壮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