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踩花灯”,壮语叫“踩朝”。 是流行于马山县古寨、加方、里当、古零、白山、林圩、周鹿、乔利、永州等乡镇壮瑶族乡村的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踩花灯”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为超度亡魂而设的一种宗教类以祭祀形式表现的舞蹈。“踩花灯”因围绕花灯踩步跳踏而得名。
举行“踩花灯”祭祀活动的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钟,也就是在午夜时刻开始。舞蹈前,先在逝者棺木前地面摆上九或十二盏花灯,九个花灯就摆成三、三点,十二个花灯就摆成三、四点。花灯是由师公班中会手艺的师傅制作。灯盏用大碗代替,里面盛上花生油或桐油,放上数根灯草(现在用蜡烛代替),碗边贴上红、绿、黄彩纸剪成的花边,样式精巧美观。特别在晚上点燃花灯的时候,更是显得亮光闪烁、灿烂耀眼。
“踩花灯”舞开始,师公、道公们穿着华丽的道服同时出场,围着花灯阵站立。首先,领头的师公念念有词,高声唱道,同时,众道公也高声附和,随之进行“踩花灯”的仪式。领头师公手执宝剑,开始走进花灯阵,主家手捧着逝者灵牌紧跟在他身后,其他师公、道公们手上捧着神主牌位、表文、小锣、小鼓、小钹等道具依次排列,最后的一位师公左手端一碗清水,右手拿一根带叶子的树枝,并用树枝边走边沾上清水抛洒。在锣鼓敲响的同时,大家就跟着领头师公舞动起来。舞步由开始围着每一盏花灯慢慢行走,随着鼓点的逐渐加快,步伐越来越急,师公们手上的道具也有节奏的上下挥动。在花灯阵中穿梭的步调是参照蜜蜂采花时飞舞的动作编造的。时而在花灯阵中横竖穿梭,反复绕灯而行;时而又倒背转动,穿插逆行。在舞蹈的后半节更是到达演绎高潮,走动的步伐有如飞奔,加上锣鼓的快速击打,犹如千军万马在呼啸奔驰。最后,完成踩花的程序,其中的一个师公把放在中间的花灯高高举起,兴奋的原地转圈,寓意是八仙与海龙王抢夺这朵花,是八仙得到了,也就是替主家争到此花,以后逝者就可以与仙人住在一起,成仙成佛了,主人家今后也顺顺利利,日子好过。舞蹈表演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整个舞蹈在师公取得花灯之时为结束。“踩花灯”舞步伐繁杂多变,快捷有序,看得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是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