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丝弦戏又称“宾州戏”、“司弦戏”。据本地艺人追忆,在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前后,由湖南一位姓白的师傅将丝弦戏传入宾阳。他初在新宾三联街传教出一个科班,班名“鲁班班”,后又到新桥尚武街传授第二个科班,班名和班主均已无从考证。据新桥尚武街一名叫廖四五班主的女儿廖珍(1905年出生)说,她家自祖父起代代唱丝弦戏,其父廖四五年少时常随其祖父到外地演戏,17岁就登台扮演旦角;同治十一年(1872)戏班散伙,演员无主可投;廖为众有谋生之路,便卖掉田产续办了一个丝弦戏班,取名“声翠意”,由他任班主;1905年4月,廖四五去世;1908年,由其养子廖盛龄接办戏班,取名“庆丰年”,直至1943年宾阳遭日军侵华重灾,廖家房屋和戏服被炸毁,廖盛龄(扶帅)逝世方停办。
宾阳丝弦戏在桂中地区,由三联街与廖族班科弟子分别在本县与周边地区的上林,马山、邕宁、忻城、都安、武鸣等县,先后传艺组建了30多个丝弦戏班或剧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宾阳丝弦戏音乐含唱腔、伴奏曲牌、锣鼓点三部份。唱腔以南、北路为主,兼有吹腔、杂腔小调,属皮黄系统板腔体结构。南北路唱腔的句式为上下句复唱形式,用桂柳官话演唱,重语言本色、问字要腔。传统唱腔在使用上严格区分南、北两种板路;在同一剧目里最忌南、北唱腔混用,同一唱段内也忌两路板式混用,故一出戏的唱腔仅用一路板式和南北路能通用的小调杂曲。
丝弦戏行当、表演程式,锣鼓点、唱腔板式、伴奏曲牌、管弦乐器等戏曲的主要成分较齐全完善,是广西八大剧种之一,在桂中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是优秀民间地方戏曲艺术,她融纳了多种兄弟剧种的唱腔曲目,小调杂曲与各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且能与自己的唱腔曲目并存发展,又不失本地丝弦戏的特色,这在广西实为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