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平话师公戏

“师公”是“傩”之流,流布于广西各地,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到明清朝代,“师公”在桂林、柳州、南宁和钦州就有演唱。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师公用不同的语言唱“尸”、“跳岭头”,在广西非常兴盛。广大的农村、庙宇便是师公演出的重要场所。

“南宁平话师公”在广西流布甚广、岁时庙会在南宁以及崇左、百色、钦州都有演唱。表演和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广西地域特色。演唱、傩舞、锣鼓风格保留古朴风味。特别是舞的造型、做法事的动作等都来于本土壮、汉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舞蹈、并保留“傩”的痕迹。是平话人喜闻乐见的剧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艺术研究价值。

“平话师公戏”,又称“尸公”、它是“傩戏”发展而来的一种传统戏剧。宗旨是消灾纳福,为壮汉等各民族服务。

南宁“平话师公戏”是南宁市的地方戏之一,这个戏种广泛流传于广西平话人居住地区,特别频繁地活动在南宁市六城区及周边县的壮汉族杂居处,其中以兴宁、西乡塘、高新、江南、邕宁等区演唱最频繁。

南宁“平话师公戏”采用平话与本土壮话相结合(间或插有桂柳话和白话)的说唱形式,在表演的题材方面广泛地吸收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具备有了唱、坐、念形式和生、旦、净、丑等戏剧角色,具有独特的唱腔和舞蹈,并且以唱为主,也有道白,(道白是演员上台后根据唱词前后内容的呼应而加的过渡语)。在表演上,南宁“平话师公戏”一般不按人物刻画加以表情动作,而是主要以故事内容、生动易懂的唱词吸引观众。表演动作一般有“三元指”、“丁字步”、“碎步”、“跳跃步”、“旋转”、“颤步”等,并且以颤步为主要动作。另外,南宁“平话师公戏”已以化妆代替了过去的木面具和纸面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宁“平话师公戏”已经从最初的娱神向娱人转变,在民间,虽然在“丧葬习俗”、“年例”上依然盛行师公戏,但更多的已被改革成现代师公戏,有些地方还被改为歌剧,配有音乐和锣鼓,融入了现代文化元素,传统的师公戏被注入现实主义色彩,表演现代内容。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