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酸粉制作技艺

宾阳米粉产生于北宋时期的皇佑年间(约公元1053年),至今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而宾阳酸粉是在宾阳米粉制作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约于明朝期间所产生的,至今亦有了6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宋皇佑年间枢密书副使狄青率军南下征剿侬智高驻宾州城时,因士兵吃不习惯南方之大米,一位聪明的火头军便将大米磨成米浆,蒸成米粉,且切成“米条”给士兵吃后,胃口大开,体力大增,狄军方一举攻下了昆仑关。宾州人觉得这“米条”着实可口,便效仿制之,且将它改称为“米粉”。大约到了明朝期间,宾州城内一位黄姓妇人的婆婆因病长卧不起,口淡无味,不思饮食,米饭米粥不吃,就连米粉亦不思。此妇是位贤孝之人,苦思苦想,遂将米粉作了改革,淋入糖醋等佐料,使其婆婆胃口大开,吃了个饱,病患痊愈。黄姓妇人之举被传为佳话,其所发明的“酸粉”经过代代传承和改进,方有如今的“宾阳酸粉”。

宾阳酸粉之制作比一般米粉工艺要考究复杂得多。首先是一定要选用二春米(即晚糙米)且米质要白皙上乘。经过淘洗浸泡后,用石磨反复磨成米浆,再用手工蒸成粉。其佐料之配制亦十分考究,酸汁一定要用米醋(即米醋配入适量蔗糖),配菜有香肠、油炸猪(牛)肉,油炸黄豆(或花生米),酸味(酸萝卜、酸黄瓜或酸绿豆芽等)辣椒蒜米等。亦十分注重选料和加工,做到色香口味具全,烩灸人口。

宾阳酸粉滑而不粘,柔而不烂,韧而不坚,酸而不冲,辣而不呛,香而不火,脆而不燥,是暑天解渴解暑、祛火祛热的美味佳食,自古便扬名于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喜爱。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